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科學內涵

發布時間:2022-04-15 10: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劉躍進(國際關(guan) 係學院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七個(ge)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們(men) 要從(cong)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提出的時代背景,以及總體(ti) 國家安全的基本特征、發展演進、豐(feng) 富內(nei) 容等方麵進一步學習(xi)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把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學深悟透,並貫徹落實到各項國家安全工作中。

  首先,要正確把握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時代背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既有國家安全研究的長期理論準備,也有時代背景下的曆史必然性。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既是我國發展與(yu) 安全關(guan) 係發生重要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安全從(cong) 政治軍(jun) 事等傳(chuan) 統領域擴展到科技文化等非傳(chuan) 統領域的現實反映。

  國家事務千頭萬(wan) 緒,歸結起來就是兩(liang) 件,即安全和發展。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內(nei) 憂外患不斷,生死存亡的安全問題緊迫嚴(yan) 峻,因而無論是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客觀情況一直是安全重於(yu) 發展,政府決(jue) 策時通常也優(you) 先從(cong) 安全的角度加以考量。毛澤東(dong) 同誌關(guan) 於(yu) 要準備打仗的思想,就是一種“安全優(you) 先於(yu) 發展”的國家大戰略。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關(guan) 於(yu) 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的理論,是“發展優(you) 先於(yu) 安全”的國家大戰略,是對冷戰結束、國際關(guan) 係緩和、和平與(yu) 發展成為(wei) 時代主題這一客觀實際的反映,也是統籌安全與(yu) 發展關(guan) 係的一種時代選擇。

  當前,隨著國際關(guan) 係和國際安全形勢的深刻變化,安全與(yu) 發展的客觀關(guan) 係也發生了變化,從(cong) 而要求在國家大戰略即安全與(yu) 發展關(guan) 係上作出新的調整。正是這樣一種迫切的時代需要,使中央開始重新思考和調整安全與(yu) 發展的關(guan) 係,開始逐漸實行一種安全與(yu) 發展並重的國家大戰略。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的成立、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國家安全係列法律的實施、國家安全學學科的誕生,反映的正是安全與(yu) 發展同樣突出的新形勢,體(ti) 現的是把安全與(yu) 發展置於(yu) 同等重要地位的新戰略。

  其次,要準確認識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總體(ti) 性”。在數千年人類文明史上,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在國家安全中一直處於(yu) 最突出的地位。同時,專(zhuan) 製統治權的獲得與(yu) 維護都倚重軍(jun) 事武裝力量,伴隨大規模戰爭(zheng) 或武力較量,從(cong) 而使軍(jun) 事問題格外受到重視,也使得原本作為(wei) 爭(zheng) 奪政治權力之強力手段的軍(jun) 事力量轉化為(wei) 一種安全主體(ti) ,國家安全也由此無形中被簡化為(wei) 政治安全和軍(jun) 事安全。從(cong) 古到今的各種傳(chuan) 統國家安全觀,隻把政治、軍(jun) 事、領土、主權等方麵的安全看作國家安全,有意無意地把文化、科技、生態、信息等方麵的安全排除在國家安全之外。

  與(yu) 此不同,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強調“既重視傳(chuan) 統安全也重視非傳(chuan) 統安全”,強調“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從(cong) 而把國家的各方麵安全問題,包括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領域的安全問題,都統合到了國家安全之中,使國家安全成為(wei) 一個(ge) 與(yu) 國家發展相對應的大安全概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堅持係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明確和深化了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內(nei) 含的係統思維以及大安全概念、大安全格局。這種係統思維下的“國家安全”,是構成國家安全所有要素的安全,指向的是國家所有國民、所有領域、所有方麵、所有層級的安全。由此,國家安全概念徹底擺脫了以往統治階級和傳(chuan) 統安全觀的扭曲和偏見,回歸其總體(ti) 性的本來麵貌,成為(wei) 一個(ge) 真正的科學概念。

  再次,要深刻理解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人民性。2014年首次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將“人民安全”置於(yu) 包括政治安全在內(nei) 的所有國家安全要素的首位,強調國家安全工作要“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內(nei) 容非常豐(feng) 富,但隻有“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的國家安全核心價(jia) 值觀,才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第一要義(yi) ,是研究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時需要首先把握的重要內(nei) 容和特征。

  在國家誕生後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統治者把國家安全神聖化,神聖為(wei) 上層的安全、廟堂的安全、統治者自己的安全,而且隻有作為(wei) “肉食者”的上層才有國家安全的話語權。與(yu) 此不同,在“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的總體(ti) 國家安全理論體(ti) 係中,神聖的國家安全得以世俗化、平民化、人民化,使高高在上的國家安全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回歸為(wei) 每一個(ge) 普通公民的生活安全,並使每一個(ge) 公民都有不可剝奪的國家安全話語權。

  這種以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為(wei) 最高價(jia) 值取向的“人民安全觀”,是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史觀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群眾(zhong) 路線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鮮明呈現,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宗旨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深入貫徹,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ti) 落實,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根本性製度在國家安全領域的生動體(ti) 現。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