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技能川軍”助力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15 10: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5年來】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新時期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印發以來,四川各有關(guan) 部門主動擔當、團結協作,認真研究製定推進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具體(ti) 措施,形成了改革聯動效應。2018年6月,四川印發《四川省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截至目前,改革方案確定的25項具體(ti) 改革事項已完成22項,占比88%,另3項改革措施也正抓緊推進落實。

  四川深入推進一項項改革措施紮實落地,培育了一支敢創新、能戰鬥的“技能川軍(jun) ”,為(wei) 推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賽訓結合,促進技能提升

  前不久,四川遂寧安居區舉(ju) 行汽車與(yu) 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企業(ye) 焊工勞動競賽活動,來自江淮汽車、雲(yun) 內(nei) 動力、謳神機械等企業(ye) 的12名焊工,用精湛的焊接技術征服了現場評委和觀眾(zhong) 。

  近年來,安居區加快建設“綠色智造名城”,推進汽車與(yu) 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提質發展,一批製造業(ye) 企業(ye) 相繼入駐。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入推進,有力促進了技能人才的素質提升,為(wei) 安居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改革中,四川不斷補齊短板,著力構建產(chan) 業(ye) 工人技能形成體(ti) 係。行業(ye) 性、區域性的職教集團推進中高職教育銜接,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相互融通,職前教育與(yu) 職後教育有效銜接發展格局逐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管理辦法的出台,使貫穿勞動者職業(ye) 生涯的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基本建立。同時,不同層級的技能大賽形成體(ti) 係,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訓,激發了職工學技能、鑽技能的熱情,促進了職工技能提升。

  四川省總工會(hui) 聚焦“雙碳”目標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點線麵”全域布局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全省參與(yu) 單位達47.3萬(wan) 家,參與(yu) 職工超3000萬(wan) 人次,規模以上企業(ye) 參與(yu) 率達90%以上,超800名產(chan) 業(ye) 工人獲得“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一大批一線產(chan) 業(ye) 工人獲得技能等級提升、晉職晉級、崗位提升等待遇。

  創新機製,拓展發展空間

  在航空工業(ye) 成都飛機工業(ye)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裏,數不勝數的榮譽記錄著巧匠兄弟塗俊成和塗俊濤的成長軌跡。

  2008年,塗俊成大學畢業(ye) 後進入成飛,從(cong) 事飛機座艙段的裝配工作。2009年,塗俊成參加成都市百萬(wan) 職工技能大賽,獲得飛機鉚裝鉗工組亞(ya) 軍(jun) ,此後,又榮獲“四川省技術能手”“成都工匠”等榮譽,向著技能專(zhuan) 家的方向不斷邁進。2015年,塗俊濤應聘成為(wei) 成飛的一名裝配技工,2021年,塗俊濤榮獲成都市百萬(wan) 職工技能大賽飛機鉚裝鉗工比賽第一名,並被授予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兄弟倆(lia) 相互扶持,成為(wei) 航空戰線上的尖兵兄弟。

  在改革中,四川創新產(chan) 業(ye) 工人發展機製,拓寬產(chan) 業(ye) 工人發展空間。在省級層麵每年遴選支持10名左右“天府工匠”,每人給予20萬(wan) 元資助和5年管理期內(nei) 每月1500元的崗位津貼。四川省人社廳引導企業(ye) 建立技能人才崗位津貼製度和首席技師、特聘技師等技能帶頭人製度,全省21個(ge) 市(州)已普遍建立市級或企業(ye) 級首席技師製度。

  四川省內(nei) 各企業(ye) 也根據自身實際,紛紛推出改革措施:東(dong) 方電氣集團建立梯次遞進的技能專(zhuan) 家體(ti) 係,暢通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成長通道;攀鋼集團實施核心人才共享計劃,實現同一板塊不同區域的工藝、設備等難題和故障由共享人才庫專(zhuan) 家共同研究解決(jue) ;五糧液集團實施“工匠苗圃”職工職業(ye) 技能提升工程,構建製度化培訓體(ti) 係……改革拓展了產(chan) 業(ye) 工人的成長空間,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

  禮遇人才,增強職工獲得感

  在改革中,四川注重強化支撐保障,加大對產(chan) 業(ye) 工人禮遇力度,用暖心的服務增強職工獲得感,推動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

  四川省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改革國有企業(ye) 工資決(jue) 定機製的實施意見》,明確通過集體(ti) 協商等形式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工資水平,向生產(chan) 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qing) 斜。四川省財政建立健全職業(ye) 教育財政保障機製,2018年—2020年全省財政職業(ye) 教育支出總量達到393.2億(yi) 元,年增長率為(wei) 7.6%,中等、高等職業(ye) 教育階段生均財政撥款均高於(yu) 中央製定的目標水平。

  2021年9月,成都雙流區印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引育激勵辦法》並公布主導產(chan) 業(ye) 和急需緊缺產(chan) 業(ye) 技能人才需求目錄。《辦法》提出,設立總規模5億(yi) 元的技能人才引育專(zhuan) 項資金,保障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列入目錄的飛機係統安全調試師、數據庫應用師、生化藥品製造工等緊缺人才,可享受購房、安家、子女教育支持等服務保障政策。

  成都青白江區在《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要點》中提出,建立技術工人休療養(yang) 製度,鼓勵企業(ye) 在休假、體(ti) 檢、培訓、學習(xi) 進修等方麵確保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與(yu) 本單位相應工程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在四川,禮遇人才的氛圍越發濃厚,激發了幹部職工幹事創業(ye) 的激情。四川江淮汽車有限公司職工嚴(yan) 小平被評為(wei) 四川省第八屆勞模後十分感慨:“我想對所有在平凡崗位上工作的同誌們(men) 說,隻要努力工作,隻要能做一個(ge) 對單位、對組織、對社會(hui) 有用、有貢獻的人,都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