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鄉村振興 旅遊助力

發布時間:2022-04-15 10:3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旅遊助力

  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國家開發銀行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文旅融合列入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領域,並從(cong) 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開發、品牌塑造等方麵,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指明方向。

  “土味”有看點

  又到梨花盛開的季節,緊鄰黃金旅遊線109國道的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穀山村景區,成為(wei) 北京遊客打卡勝地。賞花踏青之外,農(nong) 耕文化是這裏最大的看點。

  踏著由石磨盤鋪就的台階進入穀山村,風箱、木製平板車、拖拉機、收割機、糧倉(cang) 、水車等散布在不同的地方。走在村中,如同在與(yu) 舊時光對話。景區內(nei) 還專(zhuan) 設一座農(nong) 耕博物館,館內(nei) 藏品豐(feng) 富,犁耙、點種筐、鋤頭等農(nong) 具以及東(dong) 方紅推土機、鐵牛四輪拖拉機、解放汽車等應有盡有,盡管已是鏽跡斑斑,卻依然可以想見它們(men) 曾經的輝煌。這些有故事的老物件,展示了從(cong) 靠雙手扶犁耕地到牛拉犁耕地、再到拖拉機耕地的變遷,記錄了農(nong) 耕文明的發展曆程,也成為(wei) 農(nong) 耕文化的典型載體(ti) 。

  在農(nong) 耕博物館內(nei) ,記者遇到了一個(ge) 四口之家,兩(liang) 個(ge) 孩子對每一件農(nong) 具都充滿好奇,不停地小聲向父母提問。“從(cong) 小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很少有機會(hui) 見到這些農(nong) 具,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知識全部來自課本。所以,隻要有機會(hui) ,我們(men) 就會(hui) 帶孩子到鄉(xiang) 村,讓他們(men) 對農(nong) 田、農(nong) 具、農(nong) 活有感性的認識。”孩子的父親(qin) 張先生說。這也是許多家庭選擇鄉(xiang) 村遊的初衷。

  如今,用好鄉(xiang) 村曆史文化、地域文化、農(nong) 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使之與(yu) 當地優(you) 美生態相融合,已成為(wei) 各地提升鄉(xiang) 村旅遊品質的重要途徑。《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中國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地建設農(nong) 耕文化體(ti) 驗場所,弘揚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

  資源巧整合

  目前,本地遊、近郊遊是國內(nei) 遊主力,鄉(xiang) 村成為(wei) 遊客主要流入地。過去鄉(xiang) 村中散點式發展的農(nong) 家樂(le) 、體(ti) 驗園、農(nong) 莊等,正逐漸整合串聯起來,成為(wei) 成熟的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

  穀山村景區就是門頭溝區踏青賞花季活動中的一環。為(wei) 了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感受短途休閑踏青之旅,門頭溝策劃推出“花開”“品味”“享宿”“活動”四大版塊內(nei) 容,包含7條特色踏青賞花線路,融入賞花、民宿、古道、親(qin) 子等元素,串聯起京西古道、潭柘寺、妙峰山、穀山村等10餘(yu) 個(ge) 景區景點,以生態+民宿、生態+文旅、生態+農(nong) 業(ye) 為(wei) 主線,讓遊客實地體(ti) 驗門頭溝自然、美食、非遺、紅色、文化、農(nong) 業(ye) 等“多業(ye) 融合”。據了解,今年,門頭溝區將全麵整合和宣傳(chuan) 推介區域曆史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打卡地,進一步提升區域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廣東(dong) 省梅州市梅縣區打造了24個(ge) 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點,形成多條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精品線路,並不斷豐(feng) 富民宿、休閑觀光園區、康養(yang) 和教育基地等業(ye) 態類型;江蘇省宿遷市整合全市鄉(xiang) 村旅遊資源,推出鄉(xiang) 村旅遊四季活動,涵蓋民俗文化、鄉(xiang) 村美食、鄉(xiang) 野賞花、田園采摘、康體(ti) 休閑、科普研學等不同類型,包含非遺展示、美食品嚐、文藝演出、紅色研學、蔬果采摘等多種形式;甘肅省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全省一盤棋,確定了“十四五”時期全省新創建5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30個(ge) 省級鄉(xiang) 村旅遊示範縣、300個(ge) 文旅振興(xing) 鄉(xiang) 村樣板村創建名單,加快培育生態環境優(you)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大、發展勢頭好、示範帶動能力強的鄉(xiang) 村旅遊示範品牌。

  下鄉(xiang) 也時尚

  4月上旬的一個(ge) 周末,天氣晴好。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秦山村草坪濕地公園裏,散布著一頂頂帳篷,遊客們(men) 閑坐在草地上,近旁就是一汪碧藍清澈的湖水。

  如何避免同質化,在鄉(xiang) 村旅遊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這是眾(zhong) 多鄉(xiang) 村旅遊目的地麵臨(lin) 的考驗。九龍湖鎮將目光投向草坪空地,發展“草坪經濟”,走出了一條鄉(xiang) 村旅遊特色發展之路。2020年以來,露營逐漸從(cong) 小眾(zhong) 走向日常,“露營有多火”成為(wei) 旅遊業(ye) 界的熱門話題。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露營產(chan) 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倍。

  據了解,秦山濕地公園建成後,秦山村客流量增長近60%,周末日均遊客量近2000人。不僅(jin) 如此,濕地公園還帶動了周邊農(nong) 家樂(le) 、民宿的經營,“草坪經濟”紅利初顯。橫溪村是九龍湖鎮另一個(ge) 村,因全國首家石墨烯應用帳篷營地——珞桐藝術帳篷營地坐落於(yu) 此,受到遊客青睞。該帳篷營地負責人介紹,帳篷房間內(nei) 全部配備石墨烯電熱地暖,保證室內(nei) 溫度維持在22攝氏度,不僅(jin) 健康環保,還可智能控製,通過應用高新技術,帶給遊客舒適的體(ti) 驗。未來,九龍湖鎮將整合更多新元素,打造成以草坪露營為(wei) 媒介,融旅遊休閑、文化娛樂(le) 、戶外賽事等於(yu) 一體(ti) 的大型戶外活動基地。

  燈光秀、音樂(le) 節、文化集市等,越來越多的時尚元素嚐試主動與(yu) 鄉(xiang) 村“握手”,生發出更多有生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業(ye) 態。除“綠色”“鄉(xiang) 愁”之外,“時尚”正成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的新標簽。(尹 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