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發布時間:2022-04-19 10:35: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邵景均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wei) 本。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時強調“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改善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hui) 和諧之本,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我們(men) 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黨(dang) 的根本宗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dang) 的初心使命的具體(ti) 體(ti) 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xing) ,最終要體(ti) 現在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ti) 現在億(yi) 萬(wan)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guan) 注民情、致力民生,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握工作重點,堅持既盡力而為(wei) 又量力而行。當前,民生建設的總體(ti) 水平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期待和需求相比還有差距,民生領域還存在短板。一方麵,要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麵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ju) 措,實實在在幫群眾(zhong) 解難題、為(wei) 群眾(zhong) 增福祉、讓群眾(zhong) 享公平。另一方麵,民生改善有一個(ge) 過程,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脫離當前我國國情提出過高目標。要在守住民生底線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wei) 工作重點,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反映強烈、反複出現的問題抓起,把就業(ye) 、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yang) 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hui) 治安等問題一個(ge) 一個(ge) 解決(jue) 好,讓群眾(zhong) 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關(guan) 鍵是落實到行動上。必須立足實際,出實策、辦實事、求實效。要創新方法。民生問題牽涉千家萬(wan) 戶、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決(jue) 不能隻用一個(ge) 思路、一種方法去解決(jue) ,而應該堅持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從(cong) 實際出發尋找“過河的橋與(yu) 船”,科學研判、精準施策,打通解決(jue) 問題的“最後一米”。要改進作風。力戒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造盆景”“裝門麵”的虛功。要落實責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任務落實到崗、分解到人、具體(ti) 到事,確保每項工作有計劃安排、有責任分工、有時限要求,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我們(men) 深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要進行長期艱苦的努力。我們(men) 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迎難而上的擔當、常抓不懈的執著,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舉(ju) 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邵景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