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小修小補”服務留空間(來論)

發布時間:2022-04-21 15:1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修拉鏈、配鑰匙、釘鞋掌……曾經,這些“小修小補”的手藝活和維修點,給群眾(zhong) 生活帶來很大便利。隨著城市發展,“小修小補”的攤位日漸難覓蹤跡。如何提供便民服務、更好滿足群眾(zhong) 生活需求,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內(nei) 容。

  城市發展,重塑了居民們(men) 的生活格局。以往占道經營、流動擺攤的方式,雖然帶來了一時的便利,但在交通、安全等方麵存在隱患,有必要加強規範管理。一方麵是群眾(zhong) 現實需要,另一方麵是有序經營,兼顧好各方利益,是治理好小攤位的關(guan) 鍵。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創新方式、暢通渠道,給“小修小補”的便民服務留出空間,不僅(jin) 是社會(hui) 共識,而且更需要有關(guan) 方麵出實招、下實功。

  去年,多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支持維修點等與(yu) 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業(ye) 態進社區,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不少地方也積極實踐,建設便民商業(ye) 網點,推出便民服務點電子地圖等舉(ju) 措。與(yu) 現實需求相比,便民服務仍需盡快科學優(you) 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feng) 富商業(ye) 形態。隻有不斷創新、持續增強服務能力,提高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才能更好滿足民生需求,以精細化城市治理提升群眾(zhong) 生活幸福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