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簡、簡什麽、怎麽簡?對話“極簡生活”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鄧楠
捐出一年穿不到三次的服飾、精簡掉躺在家裏“吃灰”的物品、淨化被各式App充斥的手機桌麵、刪減例行公事式的無效社交……近年來,極簡生活理念被不少年輕人接受,從(cong) 身處象牙塔的學生到自行支配財務的上班族,紛紛開啟自己的極簡生活。
什麽(me) 是極簡?從(cong) 何“簡”起?在物質條件逐步改善的當下,這些年輕人為(wei) 何選擇極簡生活?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展開了調查。
“該給生活做‘簡’法了”
約10年前,豆瓣、天涯、知乎等網絡社區刮起了一股極簡風,如今,參與(yu) 話題討論的人群增長了數十倍,一些小組成員已突破36萬(wan) 。在網絡空間裏,他們(men) 討論消費觀與(yu) 生活觀,思考人與(yu) 物的關(guan) 係,分享選擇極簡之後的生活體(ti) 驗。
不久前,24歲的武漢女生毛毛在社交平台發帖,取名“2022年記錄我的極簡生活”,並在回複欄裏記錄下這天的極簡行為(wei) ——出掉一個(ge) 拚圖,無新入手的商品。
“家裏的東(dong) 西看起來很多,實際大部分都是閑置。”毛毛去年畢業(ye) 後入職當地一家事業(ye) 單位,半年多時間裏,約11平方米的合租房已經被填得滿滿當當。書(shu) 桌下堆滿囤積的沐浴露與(yu) 護發素,衣櫃的門無法合攏,房間四處散落著玩具、過期零食……因為(wei) 酷愛收藏杯子,毛毛屋裏還有十多個(ge) 形狀相似的保溫杯。
“原來不僅(jin) 沒想過扔,還總覺得缺東(dong) 西。”毛毛說,“該給生活做‘簡’法了。”在她發帖的社區,情況類似的人不在少數。
“95”後女生小熊大學畢業(ye) 後從(cong) 湖北來到廣東(dong) ,目前就職於(yu) 深圳一家建築設計公司。曾經的她熱衷於(yu) 購入最新款手機、名牌包,生活空間一度被各種雜物占據。
談及極簡的初衷,她說,整理的過程就像在審視內(nei) 心的欲望。扔掉不需要或可替代的物品,隻留下生活的必需品,既能給身心減負,也避免被不必要的欲望綁架。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任誌洪指出,頻繁購入商品、接收“短頻快”的信息,是一種無意識的成癮行為(wei) 。“但這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快樂(le) ,這反而會(hui) 讓人焦慮和空虛。”
極簡生活該“簡”什麽(me) ?
什麽(me) 是極簡生活?“這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wei) 人性化的、經濟環保、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創辦極簡生活討論小組的網友奧斯卡在其個(ge) 人主頁分享道,極簡生活的本質是將時間和精力整合並有效利用,追求價(jia) 值最大化。這其中包含了對物品的“斷舍離”,克製無意義(yi) 地刷新信息流的欲望等。
小熊在網絡上發了一個(ge) 題為(wei) “沒用的家具家電一律不買(mai) ”的帖子,通過這個(ge) 精華帖,網友看到小熊的家裏有一塵不染的沙發和餐桌,廚房隻有幾樣簡單調味品,看不到雜物。“極簡不是比誰的東(dong) 西更少,真諦是‘物盡其用’。我希望家裏不再雜亂(luan) 無章,注意力不被分散。”小熊說,“朋友常戲稱我家是‘家徒四壁’風,實際居住體(ti) 驗很好。”
不過,生活是具體(ti) 的,選擇極簡的小熊,一度麵臨(lin) 家人的不解。“要改變長期以來的習(xi) 慣是有困難,但我堅持和媽媽溝通。”小熊感慨道。半個(ge) 月下來,在她的帶動下,再加上此前購買(mai) 物品失敗的教訓,媽媽也漸漸開始減少購買(mai) 。小熊說,這是一次成功的極簡主義(yi) “安利”。
記者梳理發現,極簡實踐的場景滲入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麵:整理電腦桌麵無用文檔;和過期的保修卡、單據說再見;隻下載跟工作相關(guan) 的App等。這些極簡生活的方式,還契合當下時髦的綠色低碳風潮,例如盡量少買(mai) 東(dong) 西,並將失去使用價(jia) 值的“舊愛”出售和贈送;將用完的快遞盒拿來做收納袋,最大限度開發物品的使用價(jia) 值。
極簡的背後是提質
過去,極簡生活被認為(wei) 是精英階層的專(zhuan) 屬,“主動且自願過極簡生活的人往往生活富足且經曆過選擇的壓力。”一位極簡主義(yi) 倡導者曾公開表示。
在物質條件改善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wei) 嚐試極簡獲得全新的生活體(ti) 驗。有人克製了消費欲望,用省下的錢完成了一次期待許久的旅行;有人因為(wei) 提高了做家務的效率,用餘(yu) 下的時間學習(xi) 了一門新的技能;有人減少接觸“短頻快”的視頻與(yu) 新聞,收獲了良好的睡眠。
在極簡生活8個(ge) 月後,90後的莎莎最大感觸是幸福感與(yu) 專(zhuan) 注感明顯提升,“自己對於(yu) 需要的、喜歡的東(dong) 西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衝(chong) 動消費明顯減少,可支配收入增加,東(dong) 西也可以很快找到。固定瀏覽網絡信息的時間和來源後,記憶力也有所提升。”經此一“簡”,莎莎“感覺生活更有趣了”,這種滿足感促使她持續極簡。
來自山西的範瑤熱衷於(yu) 流浪動物救助活動,因為(wei) 偶然的機會(hui) 接觸到網絡社區“極簡生活”小組的分享帖。範瑤發現,初入的組員常提出疑問:斷舍離的物品如何處置?範瑤積極發帖,呼籲大家將不用的床單被套、廢棄的保暖用品捐給河北燕郊一家流浪動物收容所。她曾擔心郵費可能產(chan) 生阻礙,但沒想到網友們(men) 響應熱烈,紛紛表示自己出郵費,“一天之內(nei) 有十幾個(ge) 人私信我說要郵寄。”
與(yu) 記者對話的年輕人中,不少人還提到內(nei) 在的極簡,例如“拒絕被動參與(yu) 的無效社交,試著通過深呼吸和靜坐消解胡亂(luan) 的思緒。”26歲的常靜說,為(wei) 了提高行動效率,他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列一份行動計劃表,再按照規劃,集中注意力推進,“厘清生活中重要事項的優(you) 先級才能有的放矢。”
武漢大學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李向振表示,極簡生活漸成風潮與(yu) 近年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提升與(yu) 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guan) 。極簡的背後,既包含了人們(men) 對消費觀、人生觀的思考,也凸顯出新時代的人們(men) 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耐心,和擁抱生活的樂(le) 觀積極態度。
(文中毛毛、小熊、莎莎、常靜為(wei) 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