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 北鬥進入規模應用發展新階段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在北京發布《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白皮書(shu) 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繼續保持穩定高速增長態勢。
“自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係統建成並開通服務以來,北鬥係統進入了持續穩定運行、規模應用發展的新階段。”發布會(hui) 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會(hui) 長於(yu) 賢成表示,當前,北鬥係統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應用深度廣度持續拓展。北鬥係統已廣泛進入各行各業(ye) ,以及大眾(zhong) 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產(chan) 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賦予強大生命力
白皮書(shu) 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總體(ti) 產(chan) 值達4690億(yi) 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16.29%。其中,與(yu) 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guan) 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nei) 的產(chan) 業(ye) 核心產(chan) 值同比增長約12.28%,達1454億(yi) 元人民幣。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ye) 單位總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超過50萬(wan) 。
與(yu) 此同時,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2021年,中國衛星導航專(zhuan) 利申請累計總量(包括發明專(zhuan) 利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突破9.8萬(wan) 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白皮書(shu) 指出,當前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正以技術體(ti) 係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為(wei) 主線,積極推動“北鬥+”融合創新和“+北鬥”時空應用發展。在推進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係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打造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農(nong) 業(ye) 及水利、智能製造、智慧教育等數字化應用場景等方麵,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已發揮出重要的時空賦能作用,加快推動了產(chan) 業(ye) 數字化,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賦予強大的生命力。
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河北、江蘇等地在其發展規劃中,都已明確以發展數字經濟為(wei) 背景,積極鼓勵支持北鬥與(yu) 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創新,突破關(guan) 鍵引領技術,推動北鬥在智能交通、智慧港口、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應急保障、物流、養(yang) 老、醫療、文旅等諸多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推動北鬥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發展。
融入行業(ye)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加速
2021年我國國內(nei) 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市場需求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於(yu) 賢成表示,以新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為(wei) 代表的現代基礎設施體(ti) 係建設對北鬥應用的需求持續釋放,北鬥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農(nong) 業(ye) 及水利、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應用所形成的數字化場景,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細分市場,進一步擴大了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的總體(ti) 市場規模。
在此基礎上,2021年,北鬥融入自然資源、通信、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ye) 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速。
在自然資源領域,北鬥係統在測繪地理信息、耕地保護、自然保護地監管、地質礦產(chan) 、海洋事務、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修複、災害預警防範、調查監測、林草碳匯計量等領域的應用正不斷深入。
在通信行業(ye) ,中國移動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設超過4000座北鬥地基增強基準站,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北鬥高精度服務係統,可麵向全國多個(ge) 省份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
在電力行業(ye) ,超過2000座電力行業(ye) 北鬥地基增強基準站的建設和部署,使無人機自主巡檢、變電站機器人巡檢、杆塔監測等業(ye) 務應用的智能設備得到了可靠、精準、穩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在農(nong) 業(ye) 領域,全國已有將北鬥終端作為(wei) 標準配置的農(nong) 機企業(ye) 45家,已安裝農(nong) 機自動駕駛係統超過10萬(wan) 台,安裝農(nong) 機定位、作業(ye) 監測等遠程運維終端超過45萬(wan) 台/套,全國接入國家精準農(nong) 業(ye) 綜合數據服務平台的農(nong) 機裝備達到25.8萬(wan) 台,實現了跨企業(ye) 農(nong) 機作業(ye) 數據整合,水稻、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收獲和拖拉機作業(ye) 的24小時動態監測。
北鬥應用正走進大眾(zhong) 生活的方方麵麵
“隨著北鬥產(chan) 業(ye) 化的不斷推進,目前北鬥應用已經深入到各個(ge) 行業(ye) 領域及人們(men) 生活的方方麵麵,大眾(zhong) 消費類應用正逐漸成為(wei) 北鬥應用規模最大的領域之一。”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副會(hui) 長孫中亮表示,目前,北鬥係統已逐步形成深度應用、規模化發展的良好局麵,全麵賦能各行各業(ye) 並實現顯著效益,正在成為(wei) 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大眾(zhong) 消費產(chan) 品定位功能的標準配置。
據孫中亮介紹,目前,國產(chan) 智能手機廠商均全麵支持北鬥係統應用。北鬥地基增強功能已進入智能手機,可實現1米級高精度定位,正在中國多個(ge) 城市開展車道級導航試點應用。
與(yu) 此同時,具備北鬥三號短報文通信能力的大眾(zhong) 手機即將麵市,有望重新定義(yi) 手機應用功能,並實現手機“不換SIM卡、不換手機號、不增加額外設備”即可同時享受北鬥短報文和移動通信服務。目前,部分智能手機已搭載“高精度定位”服務,提供可達亞(ya) 米級的定位精度,實現行駛車道的精準識別,並已在重慶、天津、深圳、廣州、蘇州、杭州、成都、東(dong) 莞等地提供服務。
此外,搭載國產(chan) 北鬥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北鬥高精度共享單車投放已突破500萬(wan) 輛,全麵覆蓋全國450餘(yu) 座城市。
“以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為(wei) 基礎的電子圍欄、入欄結算、停車指引、定點停放等功能的實現,對於(yu) 共享單車行業(ye) 良性有序發展、城市管理效能提升,以及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等方麵都具有重要意義(yi) 。”孫中亮說,“北鬥芯片級高精度定位將更快速、更廣泛地應用於(yu) 以共享出行為(wei) 代表的大眾(zhong) 消費領域。”
在於(yu) 賢成看來,當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正麵臨(lin)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巨大浪潮。“可以預見,未來兩(liang) 三年,伴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農(nong) 業(ye) 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十大數字應用場景的發展,北鬥與(yu) 5G、雲(yun) 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必將極大賦能傳(chuan) 統行業(ye) 領域,催生出更廣闊的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大市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