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綠道催熱觀光騎行
隨著人們(men) 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熱情與(yu) 日俱增,騎行等體(ti) 育運動成為(wei) 人們(men) 出遊的重要理由。騎行這項休閑方式,輕鬆愜意又強身健體(ti) ,是人們(men) 綠色生活的時尚方式。
休閑新方式
今春以來,遊客放緩了遠距離休閑度假的腳步,卻催熱了短距離、高頻次的戶外旅遊市場,騎行熱度居高不下。馬蜂窩旅遊數據顯示:4月底,四川、杭州、雲(yun) 南、海南、天津、西藏等地的騎行漲幅均在50%以上,撫仙湖環湖騎行熱度增長100%,萬(wan) 寧市騎行熱度增長68%。近一周以來,無論是以觀賞風景為(wei) 主的“環洱海騎行”,還是充滿挑戰的“川藏線騎行”,熱度漲幅均超過100%。
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馮(feng) 饒分析說:“騎行的魅力在於(yu) 不同的人都能從(cong) 中獲得滿足感。體(ti) 育運動愛好者通過越野騎行、山地騎行等方式,在挑戰自我時享受運動之後酣暢淋漓的體(ti) 驗。對於(yu) 普通民眾(zhong) 來說,騎行則是親(qin) 近自然、探索城市、運動健身的一種休閑方式。”
千島湖是騎行的天堂,騎行綠道幾乎都是沿湖而建,這裏有“浙江最美公路”千汾線,也有國內(nei) 第一座騎行懸索橋。騎行成為(wei) 千島湖旅遊的熱門體(ti) 驗。馬蜂窩旅遊數據顯示,“千島湖騎行”憑借185%的熱度漲幅,成為(wei) 清明假期關(guan) 注度最高的騎行路線。
途牛旅遊網負責人告訴記者:“從(cong) 華東(dong) 地區的預定情況來看,涵蓋騎行體(ti) 驗的酒店加景區的度假方式頗受親(qin) 子家庭歡迎,比如杭州市千島湖景區、南京市臥龍湖小鎮等。遊客可使用酒店提供的免費自行車,或在景區租賃自行車,沿著湖濱綠道環湖騎行,體(ti) 驗慢節奏的夏日清涼。”
體(ti) 驗多樣化
騎行與(yu) 旅遊的融合,發展出多樣化的體(ti) 驗。在奇創旅遊集團旅遊產(chan) 業(ye) 研究院研究員陳妍看來,騎行+風景道是重要的融合方式。比如“國道318川藏南線”,從(cong) 成都出發到拉薩,全程騎行預計25天,因其沿線的絕美風景、複雜路況和多變天氣,被騎行愛好者譽為(wei) 挑戰聖路。近年來,一些地方開始關(guan) 注風景道的提升改造,貴州省已建成開通赤水河穀紅色旅遊騎行線、山東(dong) 省計劃打造黃河國家風景道、青海省計劃“十四五”期間打造“神奇天路”及“全景祁連”等一批生態旅遊風景道等。
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人們(men) 渴望親(qin) 近自然,也亟需更多城市或郊區的運動休閑空間。對城市公園及綠道係統提升改造已成為(wei) 趨勢,今年知名度頗高的成都市繞城綠道,已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遊客,綠道騎行成為(wei) 成都市目前最熱門的戶外休閑方式之一。
繞城綠道是成都市環城生態公園一級綠道,總裏程為(wei) 100公裏,沿途建有78個(ge) “一橋一景”景觀橋梁,串聯起桂溪生態公園、青龍湖公園、錦城湖、三聖鄉(xiang) 等121個(ge) 特色生態公園。當遊客騎行在這條綠道,一路鮮花、綠樹、小橋、溪流、湖泊,田園風光無限,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馮(feng) 饒介紹,以休閑為(wei) 目的的觀光騎行成為(wei) 都市休閑遊的新方式。不少城市建有完善的騎行步道,可供騎行的城市公園及周邊景區資源豐(feng) 富,市民可利用周末或是其他閑暇時間,輕鬆完成一場騎行之旅。北京市溫榆河公園、廣州市長嶺街道騎行綠道、武漢市東(dong) 湖綠道等都是深受關(guan) 注的城市騎行步道。
助力微旅遊
騎行是最受歡迎的周末休閑活動之一,已成為(wei) 微旅遊的主要方式。馬蜂窩旅遊在多個(ge) 城市舉(ju) 辦了城市探秘、城市小眾(zhong) 路線騎行等活動,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活動提供專(zhuan) 業(ye) 車輛和領隊,既可在城市騎行,也可把大家帶到郊區,穿梭在林間小道。年輕人把騎行當作減壓的好方式。”在年輕人眼裏,現在的騎行休閑活動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他們(men) 一邊騎行,一邊探訪城市美好的角落,並跟同好的朋友交流。
陳妍認為(wei) ,騎行+城市人文體(ti) 驗也是騎行的重要體(ti) 驗。城市快行向慢行體(ti) 驗轉變,打造城市微旅遊與(yu) 近郊休閑遊線路已成為(wei) 城市消費升級的主要抓手之一。一些城市在騎行路線上不斷探索,上海市衡複風貌區在每年金秋落葉季,會(hui) 結合“建築可閱讀”主題組織特色騎行活動,在騎行中漫遊上海曆史建築,品讀城市曆史文韻。
騎行遊覽北京,越來越有吸引力。北京已先後推出了4條漫步北京秋季騎行線路和首條京劇文化之旅騎行線路。京劇文化之旅騎行線路長約20公裏,從(cong) 京劇發祥地地標廣場開始,途經梅蘭(lan) 芳紀念館、吉祥大戲院、長安大戲院,最終抵達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線路不僅(jin) 可以穿越陝西巷、百順胡同等百年前京劇名伶的聚居地,也可以打卡著名京劇地標看展覽、品下午茶、賞戲劇戲曲演出,深入了解京劇的曆史文化。今年北京將繼續打造21條文旅騎行線路,引導鼓勵市民遊客騎行逛京城。(趙 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