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廈門海滄:讓鄉村振興有顏值更有內涵

發布時間:2022-05-26 09: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在廈門市海滄區蘆塘社區廣場,十來名中年女性身著亮麗(li) 旗袍,正在進行一場“模特秀”。眼前這些“模特”都來自海滄蘆塘社區的愛心媽媽團隊,她們(men) 用自己的美麗(li) 為(wei) 家鄉(xiang) 代言。

  “蘆塘社區原來是一個(ge) 雜草叢(cong) 生的村莊,如今是一塊風水寶地。”見證了蘆塘社區蝶變的居民陳欣怡感慨地說,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僅(jin) 提升了居住環境,就連人們(men) 的精神麵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廈門市海滄區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不斷突出特色、鍛長板、補短板,不斷壯大集體(ti) 經濟、促進基層治理,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有顏值更有內(nei) 涵。

  引進專(zhuan) 業(ye) 團隊高起點推進

  廈門市海滄區近年來創新性引入九七華夏、海峽城鄉(xiang) 發展基金會(hui) 、雲(yun) 趣等國內(nei) 知名鄉(xiang) 村建設與(yu) 發展創新團隊,到15個(ge) 村開展鄉(xiang) 村建設工作,探索形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陪伴式服務模式。

  據了解,這些團隊長期紮根鄉(xiang) 村,協助村“兩(liang) 委”找準發展定位、梳理發展思路,組織村民全麵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項事務。

  東(dong) 孚街道有著“廈門西大門”之稱,雲(yun) 趣團隊進駐村莊後,全麵摸排村莊公共基礎設施、村內(nei) 道路、水利設施等狀況,逐戶摸清村民想法與(yu) 需求;拜訪村莊耆老,深入了解村莊曆史文化、宗族淵源;針對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存在的問題,與(yu) 所涉及村民反複商討解決(jue) 辦法,有效消除村民顧慮。

  在此基礎上,團隊協助村(居)委會(hui) 製定村莊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保護、基礎設施與(yu) 公共服務規劃,謀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年度計劃,幫助東(dong) 孚街道提煉出“一山一水一方田,一花一泉一瑪瑙”的發展格局,結合各村居特色,明確“休閑過阪”“尋香洪塘”“湯鄉(xiang) 蓮花”“匠心東(dong) 埔”“耕讀寨後”“友好山邊”等不同發展定位,幫助修編村莊規劃。

  團隊還將發展庭院經濟融入美麗(li) 庭院建設,協助街道建立健全庭院經濟工作機製,在“方寸之地”做精做好“產(chan) 業(ye) 文章”。團隊先期對67戶庭院進行升級改造設計,建設“過雲(yun) 生活示範區”,同時提供風格設計、改造方案、商業(ye) 策劃、引流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帶動全村300戶村民自發參與(yu) 庭院改造,孵化出蜂蜜小院、鸚鵡小院、漢服小院等特色庭院,吸引了民宿從(cong) 業(ye) 者高國雄、音響工匠陳小超等一批青年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打造出“空中多肉館”“蒙養(yang) 時光研學”“過雲(yun) 居民宿”“楊厝嵐墅”等示範庭院。

  如今的東(dong) 孚,不僅(jin) 保留著農(nong) 耕勞作的鄉(xiang) 村景致、心曠神怡的青山綠水,村民自發創辦和“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的各類項目也串點成線,村民錢袋子日益豐(feng) 盈。

  大力破解集體(ti) 經濟融資難

  新陽街道新垵村正順公寓,屬海滄區發展集體(ti) 經濟重點項目,用地麵積約18000平方米,總投資額近3億(yi) 元,建成後年收益約2200萬(wan) 元。廈門農(nong) 商銀行為(wei) 該項目專(zhuan) 門定製了金融服務專(zhuan) 案,總授信2億(yi) 元,貸款資金統一劃入新垵村村委會(hui) 銀行賬戶,專(zhuan) 項用於(yu) 項目建設。廈門農(nong) 商銀行在辦理該項目貸款時,實行統一授信、批量審批、歸口管理,免個(ge) 人情況登記、免評級、免麵談、免送達確認,並實行上門服務,成員在家門口即可快速完成貸款業(ye) 務申辦。

  去年以來,海滄區以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股權融資省級試點區為(wei) 契機,積極與(yu) 駐區金融機構對接,通過政銀戰略合作,拓寬融資渠道,有效破解集體(ti) 經濟組織融資難問題。

  據了解,下一步海滄區將與(yu) 相關(guan) 部門、轄區街道辦、駐區金融機構等加強統籌協調,深入推進改革,探索建立集體(ti) 經濟組織股權融資風險補償(chang) 機製、股權價(jia) 值評估機製、股權流轉服務機製,進一步開發符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實際、滿足農(nong) 民多樣化融資需求的涉農(nong) 金融產(chan) 品,釋放集體(ti) 經濟組織股份權能,著力緩解“三農(nong)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不斷深化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建設

  作為(wei) 全國115個(ge) 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建設試點單位之一,近年來,廈門市海滄區以黨(dang) 建引領為(wei) 核心,以群眾(zhong) 參與(yu) 為(wei) 重點,以共治共融共促為(wei) 途徑,著力構建形成具有海滄特色的鄉(xiang) 村治理新體(ti) 係。

  海滄區推進“金牌引領·百支齊行”,開展“紅色大體(ti) 檢”,評選打造15個(ge) 農(nong) 村“金牌支部”,將農(nong) 村基層治理建設情況納入績效考評;深入踐行“我們(men) 參與(yu) 了,村莊就變了”村民自治理念,拓展村民協商議事形式,創新形成過阪社區“後坑夜話”、洪塘村“赤土夜話”、東(dong) 埔社區“瑪瑙夜話”,以及“社區發展我做主”全民票決(jue) 、“村財開支提示單”等實踐活動,開展黨(dang) 群交流、村民座談、鄉(xiang) 賢討論,融洽幹群關(guan) 係,形成發展共識,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主體(ti) 地位得到進一步彰顯;每個(ge) 村培養(yang) 3至5名“法律明白人”,協助村法律顧問開展日常法律服務。街道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構建以人民調解為(wei) 基礎,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聯調“三位一體(ti) ”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和多元化糾紛解決(jue) 機製;大力弘揚耕讀文化和勤儉(jian) 持家的家風家訓,開展“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孝道明星評選和“尋找海滄身邊的李煥英”關(guan) 愛活動等挖掘選樹係列典型,弘揚向上向善新時代文明新風。各社區書(shu) 院開展村情村史、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先進典型“四上牆”活動,通過打造“家風家訓館”“家風廊”“鄉(xiang) 愁館”等,追溯村居淵源、記載風土人情、追憶紅色故事。

  如今,智治支撐也成為(wei) 海滄區深化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建設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海滄e調解”實現人民調解“谘詢—糾紛化解—卷宗生成—履行跟蹤—數據分析—研判告警—以案釋法”全流程互聯網化,突破了傳(chuan) 統調解模式的時空限製。“AI+家庭律師”小程序有67位法律顧問入駐,為(wei) 村民提供免費的即問即答人工智能法律谘詢服務。目前“AI+家庭律師”成功簽約2960餘(yu) 人次,總谘詢數近15000人次。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