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建設做出北大的新貢獻

發布時間:2022-05-26 10:18: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邱水平(北京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創造性地提出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黨(dang) 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黨(dang) 全國人民的共同意誌。

  當今世界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安全任重道遠,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推動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在著力構建國家安全體(ti) 係新形勢下,發揮高校人才培養(yang) 理論創新突出作用,北京大學堅持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指示精神,在教育部指導下,於(yu) 2021年增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明確國際關(guan) 係學院為(wei) 承擔此工作的主要院係,這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落實。可以說,在國際關(guan) 係學院設立國家安全學係,這是北大服務國家戰略、加強學科布局的一件大事。現在作為(wei) 北京大學新的“雙一流”學科建設領域,國家安全學也被列入其中。

  在這裏,我代表學校提幾點建議。

  首先,深刻領會(hui)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重大意義(yi) 。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之一。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要實現從(cong) 分散到集中、從(cong) 被動到主動的曆史性變革。新時代國家安全學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刻把握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實踐邏輯,基於(yu) 政治站位、曆史眼光、全局觀念、係統思維,推動學科實現創新發展。要緊緊抓住政治安全這個(ge) 根本,把握人民安全宗旨,追求人民利益至上,發展紮根中國大地的國家安全學學科。

  二是堅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隊伍,堅持學術訓練與(yu) 實踐訓練相結合,為(wei) 國家輸送學術素養(yang) 深厚、實踐能力紮實的高素質人才。北京大學成立國家安全學係是以培養(yang) 學生為(wei) 主的,既要培養(yang) 研究人才、學術人才,也要培養(yang) 能在一線崗位中發揮作用的實踐型人才。要麵向全校學生,充分利用學科建設成果,積極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四個(ge) 自信”,樹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要充分發揮教育的職能。

  三是堅持理論聯係實踐,聚焦重大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國家安全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與(yu) 風雲(yun) 變幻的國際形勢密切相關(guan) 。中美戰略博弈、新冠肺炎疫情、俄烏(wu) 戰爭(zheng) 等重大事件都對國家安全研究提出了深入的課題。發展國家安全學,要胸懷大局,結合當前國家和國際安全的形勢,把研究做到祖國大地上;要堅持可持續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體(ti) 製,服務學術共同體(ti) ,為(wei) 新時代國家安全提出更多具有原創性的理論和政策建議成果。

  四是堅持把人才工作作為(wei) 基礎工程,打造國家安全學學科高水平師資隊伍。新興(xing) 領域往往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國際關(guan) 係學院既加強師資的自主培養(yang) ,也要麵向全球引進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形成結構合理的梯隊,把人才隊伍底子和全校相關(guan) 的力量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好國際關(guan) 係學院的老師、全校和校外乃至全國的力量,多措並舉(ju) ,把人才隊伍底子鑄牢,把握學科建設源頭活水,構築學術高地、學科高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men) 治黨(dang) 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ge) 重大原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快速發展,為(wei) 推進國家安全體(ti) 係和能力建設做出北大的新貢獻。

  (本文係根據邱水平在“北京大學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討會(hui) 暨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國家安全學係成立大會(hui) ”上的致辭整理而成,經授權刊發。)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