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夏日乘涼之際 不妨觀賞下這些星空美景

發布時間:2022-05-31 10:06:00來源: 科技日報

  【天象早知道】

  6月即將到來,天氣越來越熱。白天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在室外乘涼之際仰望星空,有很多值得關(guan) 注的天文現象,出現在夏日夜晚。

  6月11日 金星合天王星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當前其亮度接近-4等,黎明前出現在東(dong) 方低空,這時我們(men) 稱它為(wei) 啟明星。而天王星由於(yu) 距離太陽較遠,亮度較低,隻有5.8等,在理想條件下,勉強能達到肉眼可見的極限。但在一般條件下,如果沒有一定的觀測經驗和設備,還是很難找到它的蹤影。

  這次金星合天王星,提供了一個(ge) 尋找天王星的好機會(hui) ,我們(men) 可以借助明亮的金星嚐試尋找它近旁的天王星。當然觀測一定需要用到望遠鏡,哪怕是一架小雙筒鏡。金星合天王星的具體(ti) 時間是在6月11日21時,這個(ge) 時間它們(men) 還在地平線以下,我們(men) 無法觀測。在12日淩晨它們(men) 才會(hui) 從(cong) 東(dong) 方地平線升出。此時,天王星在金星的左上方,它們(men) 之間的角距離約1度半,差不多相當於(yu) 3個(ge) 滿月的視直徑。不過由於(yu) 很快就要天亮,可觀測的時間隻有不到1個(ge) 小時。

  6月14日 “超級月亮”

  6月14日,我們(men) 即將迎來今年第二大的滿月,這可以算是一次“超級月亮”。滿月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大有小呢?這是因為(wei) ,月亮在一個(ge) 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運行周期大約是27.3天,有時候離地球近一些,有時又遠一些。月球軌道上距離地球最近的點被稱為(wei) 近地點,最遠的點即遠地點。月亮在近地點時距離我們(men) 最近,看起來也最大,在遠地點時距離我們(men) 最遠,看起來也最小。如果滿月時月亮正好位於(yu) 近地點附近,就會(hui) 看起來“又大又圓”,這就是所謂的“超級月亮”。其實,“超級月亮”並不是一個(ge) 天文學名詞,從(cong) 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叫近地點滿月更為(wei) 準確。同樣的道理,如果滿月時月亮位於(yu) 遠地點附近,就會(hui) 看起來“又小又圓”了,這時應該稱其為(wei) 遠地點滿月。

  近地點滿月和遠地點滿月大小到底能差多少呢?月亮在近地點時,距離地球大約36萬(wan) 千米,在遠地點距離地球最遠可達40萬(wan) 千米以上。由此可以算出,近地點時的月亮與(yu) 在遠地點時相比,視直徑大了約14%,麵積大了約30%,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不過,滿月恰巧準確出現在月亮經過近地點的時刻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出現在經過近地點前後一天左右就可以稱為(wei) “超級月亮”了。這次滿月的時間是6月14日晚上將近20點,月亮過近地點的時間是6月15日早晨7點左右,兩(liang) 者之間相差大約11個(ge) 小時。

  6月16日 水星西大距

  水星由於(yu) 在地球軌道之內(nei) 運行,從(cong) 地球上看,它總是在太陽附近一定的範圍內(nei) 來回擺動,當它在太陽西邊和太陽之間角度達到最大時,就是西大距。西大距時水星出現在早晨日出前的東(dong) 方低空。由於(yu) 在所有行星中水星距離太陽最近,88天就會(hui) 繞太陽運行一周,因此一年中可以出現3—4次西大距。

  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西大距。這次的觀測條件一般,日出時水星地平高度僅(jin) 有12度左右,從(cong) 水星升出地平線到日出之間的時間間隔僅(jin) 有一小時多一點。當水星升出地麵幾度後,天空已經開始大亮,水星此時的亮度在0.5等左右,要想看到它還是很難的。天氣晴朗時,借助雙筒望遠鏡在晨光中仔細尋找,還是有機會(hui) 在東(dong) 方偏北的地平線上找到難得一見的水星。

  不過,觀測水星不必一定在西大距這一天,其實在西大距後的十幾天裏,水星在日出時的地平高度基本不變,甚至16日之後的幾天地平高度還要稍高一些,而且水星的亮度也在逐漸增亮。尋找水星時,可以借助它右上方明亮的金星,雖然二者距離有10度左右,但至少有個(ge) 參照。

  延伸閱讀

  為(wei) 啥夏至正午時分,立竿卻不見影

  夏至和冬至、春分、秋分一樣,既是天文學上的重要節點,也是我國傳(chuan) 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地球圍繞太陽運動,一年走一圈,從(cong) 地球上看起來,好像是太陽在天上緩緩移動。天文學上,把太陽在天上經過的路線叫黃道。把黃道這個(ge) 大圓分為(wei) 24段,每段是15度,太陽從(cong) 西向東(dong) 每走過15度就過了一個(ge) 節氣。太陽在黃道上位置不同,在地麵上正午太陽的地平高度也就不同。夏至一般出現在公曆每年的6月21日前後一兩(liang) 天內(nei) ,今年夏至的具體(ti) 時間是6月21日17時14分。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90度,位於(yu) 金牛座。

  夏至時,太陽直射地球上的北回歸線,此時太陽直射地麵的位置到達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正午日影最短。北回歸線上可以出現“日中無影”的現象。因為(wei) 這些地方夏至正午太陽的地平高度是90度,太陽從(cong) 頭頂正上方照下來,地麵上的物體(ti) 就不會(hui) 被照出影子。這種“日中無影”的現象,隻會(hui)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內(nei) 出現。

  夏至,意味著炎熱天氣正式開始,之後的天氣會(hui) 越來越熱。我國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但由於(yu) 太陽輻射到地麵的熱量仍比地麵向空中散發的多,氣溫還將繼續升高。(作者係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