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個引領” 高質量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李家坊村位於(yu) 江西省蘆溪縣張佳坊鄉(xiang) 西南麵,有8個(ge) 自然村下轄15個(ge) 村民小組,共1280人,黨(dang) 員45人。境內(nei) 有三鄉(xiang) 界等自然景觀,群山疊翠,林木蔥鬱,風光秀麗(li) ,主要有樟樹、紅豆杉、杉木、油桐、鬆木、桂花樹等30多個(ge) 森林或風景林品種。2021年獲評省級森林鄉(xiang) 村。
李家坊村過去是一個(ge) 典型的集體(ti) 經濟薄弱,創新創業(ye) 人才匱乏的村。近年來,李家坊村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探索黨(dang) 支部“四突四抓”模式,即突出組織引領,抓實組織堡壘;突出產(chan) 業(ye) 引領,抓強致富基礎;突出人才引領,抓牢發展後勁;突出示範引領,抓好鄉(xiang) 風文明,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dang) 員群眾(zhong) ,聚合力謀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突出組織引領,抓實組織堡壘
堅持以黨(dang) 建“三化”為(wei) 抓手,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切實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組織振興(xing) 保障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落實“三會(hui) 一課”製度,全年開展專(zhuan) 題學習(xi) 12場次。完善村內(nei) 基礎設施,提高場所使用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堡壘”得到全麵提質升級。提高幹部隊伍能力。定期召開村支兩(liang) 委碰頭會(hui) ,建立村級後備人才庫,堅持“走出去”與(yu) “請進來”相結合,每年組織黨(dang) 員幹部外出參觀學習(xi) 不少於(yu) 2次,邀請山東(dong) 農(nong) 技專(zhuan) 家等來村授課,不斷豐(feng) 富群眾(zhong) 農(nong) 業(ye) 技能,提升黨(dang) 員凝聚力和執行力。提升服務群眾(zhong) 效能。將黨(dang) 員聯戶機製與(yu)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相結合,完成為(wei) 民代辦服務事項56件,有效化解各類基層社會(hui) 治理問題和矛盾糾紛21起,營造了和諧宜居向善的社會(hui) 風尚。
突出產(chan) 業(ye) 引領,抓強致富基礎
充分發揮黨(dang) 員幹部“雙帶”作用,把支部建在產(chan) 業(ye) 鏈上。建立村企合作。開創了“支部+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黨(dang) 建新模式,入股縣富硒富鋅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富民產(chan) 業(ye) 和倉(cang) 儲(chu) 加工。積極盤活資源。利用本地豐(feng) 富資源、交通便利等優(you) 勢,按照“農(nong) 民+社會(hui) 資本”方式,整合村廢棄場地、閑置土地等資產(chan) 資源,吸引外地人才來村投資興(xing) 業(ye) 。黨(dang) 員帶頭致富。村兩(liang) 委幹部中有2名致富能手,成立“三鄉(xiang) 界”種養(yang) 產(chan) 業(ye) 合作社,因地製宜打造生薑種植基地40畝(mu) 、秋雪蜜桃120畝(mu) ,帶動40餘(yu) 名群眾(zhong) (其中脫貧戶10名)就業(ye) ,幫助脫貧戶每年增收約1萬(wan) 元,形成支部組織引領、黨(dang) 員帶頭示範、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突出人才引領,抓牢發展後勁
堅持以實施“人才振興(xing) 規劃”為(wei) 統攬,堅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新思路、有所作為(wei) ,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用活“本土牌”。利用當地毛竹資源豐(feng) 富優(you) 勢,積極引導並支持村民在村開辦工廠,解決(jue) 了當地村民40餘(yu) 人就近就業(ye) 。用活“引才牌”。利用萍鄉(xiang) 學院“大學生下鄉(xiang) 實踐計劃”、設立“紅色教育教學點”、開設“傳(chuan) 統文化培訓班”等方式,提升全村人才質量,共計開展培訓、講課10次,參加人數達200餘(yu) 人次。用活“服務牌”。堅持招商引資與(yu) 招才引智深度融合,與(yu) 本土籍在外高層次人才保持長效溝通聯絡,積極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通過山外招商引資,搭建就業(ye) 渠道,為(wei) 本土人員提供就業(ye) 崗位20餘(yu) 個(ge) 。
突出示範引領,抓好鄉(xiang) 風文明
堅持以發展和創新為(wei) 主題,圍繞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在環境整治、本土文化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功能,改善群眾(zhong) 生活水平。深入推進“1+10+N”黨(dang) 員聯戶機製。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確定3個(ge) 黨(dang) 員中心戶,聯係312戶群眾(zhong) ,帶領群眾(zhong) 深入開展城鄉(xiang) 環境品質提升工作,拆除空心房20餘(yu) 棟,生活垃圾、建築垃圾3000餘(yu) 噸,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定期在休閑文化中心廣場組織開展文藝匯演、籃球等文體(ti) 活動比賽,推廣實用技術、醫療衛生常識,增進全體(ti) 村民的文化科技知識,豐(feng) 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揚文明鄉(xiang) 風。開展農(nong) 村“家園清潔行動”20餘(yu) 次,參與(yu) 全鄉(xiang) 的“家和萬(wan) 事興(xing) ”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活動,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李慧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