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命題專家詳解高考語文卷 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發布時間:2022-06-08 09: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聚焦高考首日】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高考首日,社會(hui) 聚焦。高考語文考了哪些內(nei) 容,出了什麽(me) 作文題,更是大眾(zhong) 的焦點所在。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題專(zhuan) 家表示,試題充分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代價(jia) 值,加強教考銜接,切實引導教學,激勵學生打牢基礎、提高能力素養(yang) 。

  據悉,剛剛結束的高考語文科目,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共命製全國甲卷、全國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份高考語文試卷,另有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製3份。

   關(guan) 鍵詞一:博古融今

  命題專(zhuan) 家表示,今年的語文試題充分發揮學科的人文優(you) 勢,選材注重體(ti) 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精髓,試題設問既引導學生在深刻理解其內(nei) 涵基礎上借鑒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樹立文化信心,又引導學生立足當下現實、融通古今資源、麵向未來創新。

  全國甲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兩(liang) 則材料分別選自當代作家王願堅的小說《支隊政委》與(yu) 美國記者哈裏森·索爾茲(zi) 伯裏的紀實作品《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小說中的支隊政委老胡和紀實作品中的陳毅,腿部中彈、傷(shang) 口化膿、病情嚴(yan) 重,為(wei) 了繼續戰鬥,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忍受巨大痛苦使用土法療傷(shang) 。無論是根據生活原型虛構出來的典型人物形象,還是紀實作品中經曆者真實的回憶,都生動闡釋了“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hui) 熄滅”的道理。

  關(guan) 鍵詞二:強化基礎

  命題專(zhuan) 家表示,2022年高考是“雙減”政策發布之後的首次高考,命題充分釋放服務“雙減”改革的鮮明信號。試題強調深化基礎,試題內(nei) 容範圍和難度設置嚴(yan) 格依據課程標準,引導教學嚴(yan) 格按照課程標準實施,做到應教盡教,既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標準,也不隨意增加或刪除內(nei) 容。

  難度設置符合課標要求的學業(ye) 質量水平。在材料選取時,現代文材料的選擇注重題材貼近學生的學習(xi) 和生活,古代詩文材料的選擇注重符合淺易的標準,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如全國甲卷、乙卷的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新高考I、II卷的信息類文本閱讀,都使用了多個(ge) 材料的組合,試題設置符合“能比較、概括多個(ge) 文本的信息,發現其內(nei) 容、觀點、情感、材料組織與(yu) 使用方麵的異同”等要求。

  關(guan) 鍵詞三:呼應教材

  命題專(zhuan) 家表示,試題材料呼應教材,題幹設問、答案設計注意與(yu) 教材中的重點內(nei) 容建立知識鏈接,增強和教材的關(guan) 聯度。並充分考慮新舊教材更替的因素,優(you) 先選擇新舊教材中都有的傳(chuan) 統經典課文為(wei) 關(guan) 聯對象,靈活運用顯性關(guan) 聯和潛在關(guan) 聯兩(liang) 種方式,引導教學重視教材、用好教材,將功夫下在課堂內(nei) ,以提升課堂質量的方式來提高學生成績。

  除考點設置直接與(yu) 教材內(nei) 容關(guan) 聯外,還有一些材料選擇與(yu) 教材內(nei) 容存在密切關(guan) 聯。如全國甲卷的寫(xie) 作試題“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和新高考II卷的信息類文本閱讀“《紅樓夢》的翻譯”,沒有直接考查《紅樓夢》相關(guan) 的知識內(nei) 容,即使沒有讀過原著也可作答,但完成了教材中《紅樓夢》選篇的學習(xi) 或“整本書(shu) 閱讀”則能更好理解試題材料。

  關(guan) 鍵詞四:開放靈活

  命題專(zhuan) 家介紹,2022年高考語文命題使用新題型,擴大試題的開放性與(yu) 靈活度,降低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的得分收益。材料文體(ti) 和組合形式更加多樣。四套試卷現代文閱讀材料使用了政論文、學術論文、科普文、專(zhuan) 著導言、小說等文體(ti) ,有單一文本,也有複合文本;在複合文本中,有純文字文本,也有帶圖示的文本。文言文閱讀試題材料分別從(cong) 戰國秦漢時期的雜史、別史、諸子等經典文言著作中取材,不再限於(yu) 史傳(chuan) 文和紀事本末體(ti) 。

  同時,試題設問也更加開放。語言文字應用中對成語的考查,由選擇題變為(wei) 直接填寫(xie) 答案的填空題。試題答案並不唯一,學生作答隻要符合上下文語境即可得分。考點也相應從(cong) 側(ce) 重考查近義(yi) 成語差異的辨析變為(wei) 側(ce) 重考查成語的積累與(yu) 應用。新高考I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節選自馮(feng) 至改寫(xie) 自曆史故事的小說《伍子胥》,試題要求學生比較“漁夫拒劍”改寫(xie) 前後文學效果的差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和審美趣味,進行個(ge) 性化解讀。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