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冰淇淋自由”話題背後的新消費

發布時間:2022-06-08 10:27: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冰淇淋自由”話題背後的新消費

  【新聞隨筆】

  隨著夏季的到來,冰淇淋又頻上社交網絡熱門話題榜。

  迭出的花樣、不斷攀高的價(jia) 格和各式跨界新潮流,讓其成為(wei) 食品界的新“頂流”。一邊,國產(chan) 新銳品牌異軍(jun) 突起,“茅台冰淇淋”帶著流量光環撲麵而來,各式“創新”讓人眼花繚亂(luan) 。另一邊,據媒體(ti) 報道,便利店10元以下的平價(jia) 冰淇淋已難尋蹤跡,不少人慨歎“冰淇淋自由”竟也漸行漸遠。

  小小冰淇淋的諸多變化,實則是我國消費發展新趨勢的一個(ge) 縮影。需求是源頭,沒有新的需求也就不會(hui) 有新的供給,即便出現了也不可持續。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消費升級態勢明顯,發展型、享受型消費趨勢已經形成。等待滿足的,已不是人們(men) 關(guan) 於(yu) 有沒有的“剛需”,而是多不多、好不好的“美好生活需要”。與(yu) 此同時,90後、00後等新生代消費力量更加適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重視產(chan) 品品質和性價(jia) 比,熱衷體(ti) 驗消費、“社交圈子”屬性的消費等,也給消費領域帶來越來越多的新特征。

  冰淇淋是較為(wei) 普及的夏季消暑良品,“冰糕”“雪糕”價(jia) 格低廉卻能帶來冰爽快感的記憶還留存在不少人心中,這也是不少人對高價(jia) 冰淇淋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然而,當前的冰淇淋早已超越了“水+糖”乃至加“牛奶”“巧克力”的傳(chuan) 統消暑解渴冷飲形態,轉而升級成為(wei) 一種享受型的消費品,乃至成為(wei) 社交分享、慰藉心靈和情緒的流行載體(ti) 。各大商家在配料、口味以及造型等方麵不斷推陳出新,在營銷上也頗下功夫。

  從(cong) 競爭(zheng) 格局看,近些年興(xing) 起的“國潮”熱在冰淇淋上也有所體(ti) 現。中式風格、中華文化在設計中不斷滲透,國產(chan) 品牌大力推出中高端產(chan) 品,逐步搶占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這些變化是適應我國消費發展新趨勢而不斷優(you) 化供給的表現,也反映出消費理念、消費方式的更迭變遷,最終滿足的是人們(men) 對更高品質生活的向往。這值得肯定和擁抱。

  經濟學理論認為(wei) ,供需互動達成的是中長期動態均衡,而短期內(nei) 不均衡則是一種常態。當前市場中存在的冰淇淋價(jia) 格不斷攀高、噱頭營銷過熱等問題,可以說是消費品類升級、消費方式轉換的必經過程,在本質上是供需良性互動不夠充分、缺少調整出清的不均衡表現。

  麵對明顯的消費分層,商家在花樣翻新推出高價(jia) 冰淇淋的同時,簡單放棄平價(jia) 產(chan) 品和所謂“下沉市場”並非明智之舉(ju) 。如何滿足不同群體(ti) 不同層次的需求問題?如何讓所謂的花樣創新定價(jia) 不那麽(me) 虛高?答案就是,要靠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zheng) 和供需互動。競爭(zheng) 互動越充分,就越能提供更多品質層次、價(jia) 格層次的產(chan) 品,也將越能壓縮定價(jia) 虛高空間。由此看來,無論是定位中低端,還是中高端,無論是傳(chuan) 統品牌還是新銳品牌,無論是立足本業(ye) 深挖延展還是各式跨界聯合,都並非壞事。這是一個(ge) 由市場大浪進行淘沙的過程,在公平競爭(zheng) 中贏得一席之位的才是金子。

  根據中國綠色食品協會(hui) 綠色農(nong) 業(ye) 與(yu) 食物營養(yang) 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聯合多家機構最新發布的《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ye) 趨勢報告》,我國冰淇淋市場保持增長態勢,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600億(yi) 元,穩居全球第一,不過從(cong) 人均消費水平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市場規模進一步發展壯大、產(chan) 品快速迭代升級的過程中,必須強化規範性監管,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還應特別指出的是,有關(guan) 部門應根據產(chan) 品和行業(ye) 發展的新變化,與(yu) 時俱進地建立健全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在配料安全、造型規範以及營養(yang) 健康價(jia) 值鑒定認定等方麵提供參考基準,為(wei) 行業(ye) 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李清彬,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