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理科綜合全國卷:培養科學思維

發布時間:2022-06-09 10:10:00來源: 光明日報

  理科綜合全國卷:培養(yang) 科學思維

  6月8日,一些地區的考生完成了物理、化學、生物科目的考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題組專(zhuan) 家表示,2022年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卷注重體(ti) 現學科特色,突出學科主幹內(nei) 容和關(guan) 鍵能力的考查,合理選取情境,加強教考銜接,促進學生科學思維和正確價(jia) 值觀念的形成與(yu) 發展,引導考生綜合能力提升。

  物理:注重考查通用方法,弱化“套路”與(yu) “技巧”

  以帶電小球在電場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運動為(wei) 情境,考查學生對能量轉化與(yu) 守恒、運動的合成與(yu) 分解等物理觀念的深刻理解,滲透等效的思想;判斷小環從(cong) 大圓環頂端下滑過程中與(yu) 其速率成正比的物理量,滲透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記者注意到,全國高考物理甲卷、乙卷試題考查細致、全麵,重視課本知識的深度理解應用。

  “2022年高考物理注重對高中物理核心、主幹內(nei) 容的考查,深化基礎性,加強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體(ti) 的情境中考查學生對物理本質的理解,引導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漸形成對物理全局性、整體(ti) 性認識,避免將學生導向細枝末節知識的過度辨析、典型題套路和技巧的運用。”命題專(zhuan) 家介紹。

  在答題過程中,不少考生會(hui) 感到不少題目情景與(yu) 生活聯係緊密。全國甲卷第14題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首鋼滑雪大跳台為(wei) 情境,將學科內(nei) 容和體(ti) 育活動緊密結合;全國乙卷第14題以航天員可以在“天宮二號”上自由飄浮為(wei) 情境,考查學生對太空失重本質的理解;全國乙卷第18題“用智能手機測地磁場”,要求學生根據題中給出的測量結果論證測量地點、y軸正方向的指向情況等。

  “題目創設了聯係生產(chan) 生活實際、科學技術進步的真實情境,考查學生建立物理模型、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和發展;此外,試題在實驗原理理解、實驗方案設計、儀(yi) 器選擇和使用、實驗數據處理、結論得出和解釋等方麵加強設計,引導教學重視實驗探究,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該專(zhuan) 家這樣分析。

  化學:聚焦核心素養(yang) ,推動教考銜接

  考查碳、氮、氧、氟電離能的變化規律,讓學生理解原子結構與(yu) 元素性質之間的關(guan) 係;給出不同條件對“鈦氯化”反應平衡轉化率的影響,考查變化觀念與(yu) 平衡思想素養(yang) ,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化學平衡的本質;呈現鉛膏回收的工藝流程,提供有關(guan) 金屬離子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要求學生根據物質性質分析不同元素的最終存在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物質的轉化條件……綜觀2022年高考全國甲卷、乙卷化學試題不難發現,試題創新信息呈現方式,設問角度獨特,要求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地認識化學基本規律,在分析和解決(jue) 化學問題中考查學科關(guan) 鍵能力,引導學生核心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

  “今年高考化學命題聚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ang) ,實現對‘宏觀辨識與(yu) 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yu) 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yu) 模型認知’等學科核心素養(yang) 的考查,還轉變設問角度、變換考查方法,要求學生基於(yu) 性質數據和實驗現象等,合理地分析影響物質性質的原因、推測實驗現象或反應得到的產(chan) 物等,引導學生培養(yang) 自主學習(xi) 、獨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維習(xi) 慣和能力,引導教學提質增效,助力‘雙減’落實。”命題專(zhuan) 家分析。

  記者還注意到,2022年高考化學試題素材情境取材廣泛,圍繞與(yu) 化學關(guan) 係密切的材料、生命、環境、能源與(yu) 信息等領域,通過對應用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實踐中化學原理的考查,充分體(ti) 現出化學學科推動科技發展和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作用,凸顯化學學科的社會(hui) 價(jia) 值。例如,全國甲卷第35題考查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結構與(yu) 性質的關(guan) 係,展現我國化學新材料的研發應用;全國乙卷第8題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方法向學生傳(chuan) 遞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思想。

  命題組專(zhuan) 家認為(wei) :“為(wei) 加強教考銜接,課程及教學改革更加注重對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ang)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圍繞‘鹽類水解的應用’‘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有機化合物中常見官能團的檢驗’等重要實驗,考查利用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基於(yu) 實驗目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探索將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理論兩(liang) 大化學理論與(yu) 其他模塊內(nei) 容的綜合考查,促使學生構建係統全麵的學科知識體(ti) 係,與(yu) 課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

  生物:豐(feng) 富考查形式,考查學生理解程度和思維深度

  核酸檢測的基本原理是什麽(me) ?植物激素如何通過特異性受體(ti) 發揮作用?專(zhuan) 家表示,2022年高考生物試題豐(feng) 富了考查形式,突出了學科基礎主幹內(nei) 容的考查,引導學生從(cong) 新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查學生的思維深度和靈活程度。

  命題組專(zhuan) 家還提出,高考生物試題還加強了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形式、角度等多個(ge) 維度進行探索實踐,引導學生緊密聯係實驗實踐與(yu) 概念學習(xi) ,提高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興(xing) 趣。例如全國乙卷第32題以植物花色的遺傳(chuan) 控製為(wei) 問題情境,在探究白花植株純合體(ti) 基因型時要求隻選用1種純合體(ti) 親(qin) 本與(yu) 之隻進行1次雜交,考查學生在新條件限製下製定最優(you) 方案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解決(jue) 問題時注重解決(jue) 方案的優(you) 化和簡化。

  此外,生物試題還精心選擇運動健康、體(ti) 育鍛煉、自然資源保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主題,突出高考的價(jia) 值塑造作用,例如,全國甲卷第31題以林地動植物資源調查入題,考查種群密度調查方法、豐(feng) 富度等基本概念,並要求學生思考植物與(yu) 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引導學生認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深刻意義(yi) 與(yu) 內(nei) 涵,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全國乙卷第6題以雞的羽毛性狀蘆花和非蘆花遺傳(chuan) 分析為(wei) 主題,指出巧妙運用雞的羽毛性狀可早期區分雛雞性別,便於(yu) 養(yang) 雞場根據生產(chan) 需求及時分選,以提高養(yang) 雞場的經濟效益,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勞動觀念。

  (本報記者 周世祥)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