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價格13種常見情形公布 哄抬服務價格行為首次納入監管範圍
本報訊(記者楊召奎)近日,為(wei) 維護市場價(jia) 格基本穩定,強化和規範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市場監管總局出台了《關(guan) 於(yu) 查處哄抬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細化了哄抬價(jia) 格行為(wei) 的具體(ti) 表現形式,並首次將哄抬服務價(jia) 格行為(wei) 納入監管範圍。
據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價(jia) 格法》《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行政處罰規定》對哄抬價(jia) 格行為(wei) 作了總體(ti) 性規定,提出哄抬價(jia) 格的3種類型,但缺乏具體(ti) 的表現情形。此次《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了當前哄抬價(jia) 格的13種常見情形。例如:針對部分企業(ye) 為(wei) 牟取高額利潤,散布停產(chan) 、限產(chan) 等減少供應的虛假信息,通過增強預期大幅提高銷售價(jia) 格問題,設置了“捏造貨源緊張或者市場需求激增信息並散布的”條款。針對部分企業(ye) 在成本小幅增長情況下,通過自身較強議價(jia) 能力,大幅提高銷售價(jia) 格,擾亂(luan) 市場價(jia) 格秩序問題,設置了“成本雖有增加但商品價(jia) 格上漲幅度明顯高於(yu) 成本增長幅度的”條款。這些條款的設置,為(wei) 企業(ye) 明確了法律邊界,為(wei) 基層執法明確了依據,為(wei) 依法打擊哄抬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提供了有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經營者主要通過大幅提高商品價(jia) 格牟取高額利潤,而近期部分地區出現大幅提高配送費用牟利的新情況、新問題。考慮到一些重要服務已是當前人民群眾(zhong) 生活不可缺少的服務項目,且此類行為(wei) 在供需失衡條件下具有一定普遍性,《指導意見》專(zhuan) 門規定哄抬服務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可以參照本意見執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