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亞洲最大、雙層車場、“無縫”換乘——北京豐台站全新亮相

發布時間:2022-06-21 09:4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6月20日7時26分,開往山西太原南站的G601次高鐵列車從(cong) 改建後的北京豐(feng) 台站發車,標誌著這座承擔著京廣高鐵、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等列車始發終到作業(ye) 的亞(ya) 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正式開通運營。

  據悉,經過4年的改擴建,北京豐(feng) 台站成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普速、高速雙層車場重疊布置的大型現代化鐵路車站。北京豐(feng) 台站的建成,也為(wei) 增加首都開往全國列車對數創造了條件,進一步加強首都與(yu) 全國城市的聯係。

   “顏值”高“內(nei) 在”更亮眼

  作為(wei) 北京第一座火車站,127歲的豐(feng) 台站見證了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

  豐(feng) 台火車站始建於(yu) 1895年,曾服務老京張鐵路、京廣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線路。

  “豐(feng) 台地區古為(wei) 金朝的拜郊台,新建的北京豐(feng) 台站外觀取‘築台建城’之意。”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feng) 台站項目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段秀珍表示,方形建築坐落在方形台基之上,整體(ti) 中軸對稱,兩(liang) 側(ce) 裙房略低於(yu) 中央建築,與(yu) 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的視覺美感相契合。

  此外,在室內(nei) 外的裝修上,北京豐(feng) 台站采用工業(ye) 風搭配麥穗黃陶板,寓意“豐(feng) 收、喜慶、輝煌”。候車區域吊頂采用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結構之美。地麵裝飾提取“豐(feng) ”字圖案,同時融入花木意象,充分彰顯豐(feng) 台“花木之鄉(xiang) ”的地域特色。

  除了“顏值”高外,北京豐(feng) 台站的“內(nei) 在”也亮點十足。車站內(nei) 充分運用自然光源,柔和的陽光透過間隔分布的采光天窗灑下來,495米長的中央光庭使空間感大幅提升。

  通透的光感源自技術的創新,中國鐵路設計集團豐(feng) 台站項目總工程師馬輝表示,設計團隊在頂層地麵采用特殊製作的“導光管”裝置,把自然光、太陽光引到候車大廳室內(nei) 進行照明,從(cong) 黎明到黃昏,即便是陰天或雨天,係統導入室內(nei) 的光線都十分充足。

  “200餘(yu) 個(ge) 導光管,為(wei) 高10米的候車大廳提供了自然光線照明,采用導光管技術預計整體(ti) 節能率可達到10%以上,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95萬(wan) 度,減少碳排放900餘(yu) 噸。”馬輝說。

   立體(ti) 交通 “無縫”換乘

  改建後的北京豐(feng) 台站站房建築麵積約40萬(wan) 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設有32條到達出發線、32個(ge) 客運站台麵。初步安排旅客列車120列,其中高速46列、普速74列。

  “新建的北京豐(feng) 台站采用國內(nei) 首創的雙層車場重疊布置,形成‘頂層高鐵、地麵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ti) 交通模式,在‘北京豐(feng) 台站’牌匾下麵就能看到動車開進來,這是其他車站沒有的體(ti) 驗。”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feng) 台站項目部總工程師許慧表示。另外,地鐵10號線和地鐵16號線在車站地下通過,使北京豐(feng) 台站將客運專(zhuan) 線、城市公交、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融為(wei) 一體(ti) ,方便旅客“無縫”換乘城市交通。

  雙層車場設計雖然節約了土地資源,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慧表示,雙層車場對站房結構承載力要求極高。

  數據顯示,北京豐(feng) 台站鋼結構總用鋼量近20萬(wan) 噸,鋼結構構件數量達1萬(wan) 根以上,鋼筋用量14萬(wan) 噸。其中,承托高速車場的勁性鋼骨梁,最大截麵尺寸5.6米×1.4米,支撐跨度21.5米,單是一根超大梁施工,就要密集綁紮252根縱向鋼筋和近2000根箍筋。為(wei) 了盡可能保障建設安全,北京豐(feng) 台站1萬(wan) 多根主要構件、7萬(wan) 多條焊縫都有獨立編號,擁有可追溯的“身份證”。

  “通過應用BIM、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北京豐(feng) 台站的建設實現了從(cong) ‘製造’向‘智造’的跨越。”許慧說。

  年客流量遠期將超7200萬(wan) 人次

  北京豐(feng) 台站的投入運營,將在提升鐵路通行效率的同時緩解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客運壓力,同時也標誌著北京迎來擁有七座大型客運樞紐站、兩(liang) 座國際機場的“七站兩(liang) 場”交通發展新時代。

  據中國鐵路設計集團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總工程師陳世和介紹,過去,京廣客運專(zhuan) 線的落客站隻有北京西站一處,受西站發送能力影響,京廣客專(zhuan) 再增加車次比較困難,而且由於(yu) 客流量較大的原因,每當春運高峰期,北京西站站內(nei) 及周邊地區都會(hui) 十分擁擠。

  “北京豐(feng) 台站投入運營後,京廣客專(zhuan) 將引入豐(feng) 台站,京廣客專(zhuan) 以及將來京港台開行的列車都可以大幅增加,有效分散西站客流。根據預測,北京豐(feng) 台站年客流量遠期將超過7200萬(wan) 人次。”陳世和表示,根據《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鐵路樞紐規劃八個(ge) 大型客運樞紐站,包括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豐(feng) 台站、北京朝陽站、城市副中心站和清河站。如今,這張“藍圖”中,城市副中心站正在加緊建設,其餘(yu) 七個(ge) 大型客運樞紐站均已投入使用。

  陳世和指出,從(cong) 北京樞紐客運站分工布局來說,北京西站、北京豐(feng) 台站主要承擔樞紐西南部客流,北京南站主要承擔樞紐東(dong) 南部客流,北京站、北京朝陽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主要承擔樞紐東(dong) 北部客流,北京北站、清河站主要承擔樞紐西北部客流。

  “如此一來,每個(ge) 站各有專(zhuan) 攻,‘把口’有責,有利於(yu) 擴能增加車次。此外,旅客也可以根據乘車出行方向,比較清晰地判斷要到哪個(ge) 站坐車。”陳世和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