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購置稅補貼被“偷走”?4S店賣車不妨更透明

發布時間:2022-06-21 09:4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沸雪

  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其中包括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yi) 元。隨後,上海、深圳、鄭州等地出台了相應的購車激勵政策。不過,麵對稅收減免的“大禮包”優(you) 惠,日前卻有網友吐槽遭遇“大坑”:一部分汽車4S店悄悄上漲車輛價(jia) 格,變相扣除免減的花費,“買(mai) 車的心情如同坐了過山車”。

  事實上,如果在網絡搜索購置稅補貼,會(hui) 發現這一類情況並非個(ge) 案。有許多4S店都在購置稅下調之際,降低了此前的銷售優(you) 惠,導致消費者事實上並沒有享受到來自稅收減免釋放的紅利。

  要理解消費者陷入的這種窘境,首先需要了解4S店以往通行的銷售模式。一般來說,在經銷商體(ti) 係下,汽車價(jia) 格的“廠商定價(jia) ”隻是最初始的公開價(jia) 格,不同的4S店、不同的渠道代理商由於(yu) 大小規模、自身優(you) 勢能力不同,在麵對廠商時往往擁有不同的議價(jia) 權,也就擁有了一定的折扣空間。一般在標價(jia) 之下,都會(hui) 有一個(ge) 經銷商的折扣價(jia) 格。

  但這次之所以遭遇網友吐槽,就是在購置稅下調之後,部分經銷商卻抹掉了此前的折扣空間,相當於(yu) 變相“偷走”了購置稅減免的紅利。一減一增之下,對於(yu) 消費者來說,購車價(jia) 格相當於(yu) 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對部分消費者來說,價(jia) 格不降反增。

  按市場規則看,這些經銷商的漲價(jia) ,確實是自主行為(wei) ,也並不涉及壟斷或者導致不正當競爭(zheng) ,加之此前這種汽車價(jia) 格的折扣空間本身就是相對動態、並非統一明確的公開價(jia) 格,因此很難對這一行為(wei) 作出違法判定。

  但為(wei) 什麽(me) 對於(yu) 消費者來說,卻會(hui) 產(chan) 生被欺騙感?原因還是在於(yu) ,4S店經銷商模式的汽車銷售流程存在諸多不規範和不透明,消費者無法了解從(cong) 車企到經銷商之間價(jia) 格是如何變化的,這也就給了部分4S店可“操作”的空間,得以通過改變折扣來“抵扣”購置稅下調。

  這也是此前部分新造車品牌采取直營銷售模式,會(hui) 在汽車圈激起巨大波浪的原因。在直營銷售模式下,對於(yu) 消費者而言,不再需要和賣家討價(jia) 還價(jia) ,不僅(jin) 購車價(jia) 格能更加公開透明,一些附加購車條款如強製店內(nei) 保險、金融服務費等也能夠一並免除。

  換句話說,沒有“中間商”也就意味著沒有人“賺差價(jia) ”,購置稅“被偷走”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可以預期,隨著更多科技企業(ye) 作為(wei) 造車“新勢力”加入,汽車的營銷渠道將變得更加多樣,對於(yu) 4S銷售行業(ye) 來說,銷售模式的競爭(zheng) 還將不斷加劇。

  這種情況下,對於(yu) 4S店來說,向更規範、更透明、消費者更友好的方向發展,恐怕才是應對直營銷售模式衝(chong) 擊的關(guan) 鍵所在。盡管從(cong) 一時來看,部分4S店通過購置稅降低、打價(jia) 格擦邊球的小伎倆(lia) 確實能夠賺取一定的利潤,但從(cong) 長期來說,這種一錘子買(mai) 賣行為(wei) ,無疑會(hui) 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對於(yu) 4S門店的觀感,從(cong) 而影響他們(men) 未來的消費選擇。(沸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