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東北邊疆——更富更美更開放(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

發布時間:2022-06-21 10:25:00來源: 國際在線

  初夏時節,行走在祖國的東(dong) 北邊疆,風物宜人,生機勃發,一派欣欣向榮好風光。

  在地圖上,東(dong) 北邊疆山海相連。奮進新時代,這裏既是一個(ge) 振興(xing) 發展的整體(ti) ,又探索出各自的特色路徑。這裏生態優(you) 良,風光秀美;這裏民族團結,生活安康;這裏麵向東(dong) 北亞(ya) 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

  在這片廣袤美麗(li) 的大地上,處處湧動著興(xing) 邊富民的澎湃熱潮。

  繁榮發展闖新路

  東(dong) 北邊疆地區,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實現全麵小康,日子更富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從(cong) 遼寧省丹東(dong) 市出發,沿鴨綠江向東(dong) 北方向馳行,蔥蘢靈秀的群山與(yu) 碧波蕩漾的江水交織相映。

  “不用再外出打工了。”丹東(dong) 寬甸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黎明村村民崔樹林說。遍布山間的5萬(wan) 餘(yu) 畝(mu) 、近7億(yi) 株山參,讓村民收入大幅增長。

  寬甸縣森林覆蓋率達78%,野生中草藥資源豐(feng) 富。近年來,寬甸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chan) 業(ye) ,通過龍頭企業(ye) 在村裏建立產(chan) 業(ye) 基地,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丹東(dong) 市因地製宜發展現代生態農(nong) 林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小漿果以及林下產(chan) 品、水產(chan) 品等特色產(chan) 業(ye) 規模,走出了一條生態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這些年我們(men) 探索立體(ti) 生態養(yang) 殖,上層養(yang) 海蜇,中層是對蝦,下層是黃蜆子。”丹東(dong) 東(dong) 港市養(yang) 殖戶於(yu) 發春說,他每年收入二三十萬(wan) 元。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東(dong) 城鎮光東(dong) 村,一排排嫩綠的水稻秧苗整齊布滿田間。

  “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延邊光東(dong) 朝鮮族民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麗(li) 娜說,公司通過發展農(nong) 文旅項目,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大米也成了品牌,去年僅(jin) 線上就賣出100萬(wan) 斤大米,帶動150戶農(nong) 戶增收300萬(wan) 元。

  如今的光東(dong) 村,水泥道路平直,院牆修葺一新;村民家裏,白瓷磚牆、熱水器,幹淨舒適。農(nong) 業(ye) 觀光、特色餐飲、民俗體(ti) 驗樣樣有,村民日子越過越美。

  近年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實施各類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1700餘(yu) 個(ge) ,有效改善了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十三五”時期,實施基礎設施類項目175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類項目166個(ge) ,全州貧困村全部出列。

  2015年底,冷菊貞從(cong)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市直部門來到饒河縣小南河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雄壯巍峨的大頂子山、原汁原味的東(dong) 北民俗,這不正是發展旅遊的寶貴資源嗎?”

  如今,這個(ge) 昔日的貧困小山村變成了全國首批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近5年來累計接待遊客5萬(wan) 餘(yu) 人次,綜合收入近500萬(wan) 元。村裏還成立了旅遊公司,從(cong) 村民最擅長的辣椒醬、小豆腐做起,帶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

  近年來,黑龍江加快補齊邊疆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同時,選派優(you) 秀幹部人才開展“組團式援邊行動”,著力推進邊境地區繁榮發展。

  開放合作贏未來

  在遼寧省東(dong) 港市,一箱箱肥美的水產(chan) 品正裝箱待發,作為(wei) 全國重要的水產(chan) 品基地,東(dong) 港目前各類水產(chan) 品年出口創匯30億(yi) 元;在吉林省,“長琿歐”中歐班列暢達全球,通化國際內(nei) 陸港務區吞吐量去年突破1100萬(wan) 噸;黑龍江省綏芬河口岸,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以來,綏芬河海關(guan) 已累計監管進出境中歐班列267列24946標箱。

  東(dong) 北邊疆,正以開放的姿態闊步向前。

  “建立業(ye) 務改革跟蹤問效機製,打通服務企業(ye) ‘最後一公裏’。”綏芬河海關(guan) 工作人員孫曉璐介紹,“海關(guan) 聯絡員為(wei) 企業(ye) 量身定製通關(guan) 服務保障方案,努力讓班列跑得快、跑得好。”

  據哈爾濱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4個(ge) 月,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777.7億(yi) 元人民幣,進出口增速高於(yu) 全國同期增速26.2個(ge) 百分點。

  近年來,黑龍江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建設,黑河公路大橋建成,同江鐵路大橋鋪軌貫通。過去5年,黑龍江全省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2.8%。

  吉林省規劃建設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等9個(ge) 國家級開放合作平台,積極推進琿春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暢通“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和長吉琿、長白通丹大通道,長琿、敦白高速鐵路和琿春圈河、圖們(men) 公路口岸橋建成通車,開通“長滿歐”“長琿歐”“長春—漢堡”等3條中歐班列,累計承運貨物約7.9萬(wan) 標箱、貨值196億(yi) 元。

  堅持改革創新,建成中國(吉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340項熱點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大幅壓縮從(cong) 工程立項到竣工驗收的時間,重點投資項目實現“即來即辦、隨時約辦、特事特辦”。

  “從(cong) 總體(ti) 效果看,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在我國沿邊開發開放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為(wei) 深化圖們(men) 江區域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吉林省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綠水青山好圖景

  初夏時節,東(dong) 北邊疆林草蔥鬱、物種豐(feng) 富。

  去年10月正式成立的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是我國僅(jin) 有的野生東(dong) 北虎豹穩定棲息地和擴散種源地,橫跨吉林、黑龍江兩(liang) 省,規劃麵積14065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達97.74%。

  “近年來,生態係統質量進一步提升,梅花鹿等食草動物種群數量快速增加,食物鏈得到快速恢複。”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底,園內(nei) 野生東(dong) 北虎、東(dong) 北豹數量已由試點時的27隻和42隻分別上升至50隻和60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東(dong) 北邊疆正呈現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日子富的好圖景。

  “小時候經常下河遊泳、抓魚、撈螃蟹。”大沙河流經遼寧丹東(dong) 市區,居住在河邊的市民葛民輝有著難忘的童年記憶。然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沙河水變得渾濁,沿線生態環境惡化。“現在河水重新變清了,又能捉到魚蝦、看到水鳥了。”葛民輝說。

  “十三五”期間,丹東(dong) 市共投入資金16.6億(yi) 元,重點實施水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等民生工程。2021年,丹東(dong) 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達345天。

  “這是黃波欏,那是雲(yun) 杉……”在黑龍江茅蘭(lan) 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管理科科長何樹同正和同事開展例行巡護。“這些年,我們(men) 不斷完善製度建設,持續加大巡護力度,人為(wei) 破壞森林資源的現象基本消失,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何樹同說。

  茅蘭(lan) 溝保護區西北側(ce) ,坐落著嘉蔭縣向陽鄉(xiang) 雪水溫村。“我們(men) 依托良好生態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去年人均純收入達2.4萬(wan) 多元。”向陽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德征說。

  每到冬天,吉林省臨(lin) 江市鬆嶺雪村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畫。村民範建超說,去年全村冰雪旅遊收入在160萬(wan) 元左右,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青山綠水好圖景,祖國的東(dong) 北邊疆地區,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幸福綿長。(記者 劉成友 孟海鷹 郝迎燦 辛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