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農人”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06-22 13:45:00來源: 中國網

  夏耕夏播的田野,緊張有序的廠棚……近段時間,江西省蓮花縣路口鎮神嶺山生態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農(nong) 事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賀雲(yun) 鵬格外忙碌。

  “我們(men) 的秧苗從(cong) 播種、催芽、育秧、插秧隻需要18-22天,目前育秧棚裏已經育了2000畝(mu) 秧苗,很快就可以進行機械化插秧了。當地湖塘村80%的秧苗是在我這裏育,同時我們(men) 也在與(yu) 村對接試點,探索全程托管式服務。”賀雲(yun) 鵬一邊忙著一邊向記者介紹。

  在江西省蓮花縣路口鎮湖塘村的神嶺山生態農(nong) 業(ye) 合作社的育秧棚裏,工人們(men) 正在加緊進行流水線育秧,墊土、播種、澆水、覆土、搬運、擺盆……整個(ge) 流程有條不紊。據悉,這些工人中有五十多戶是蓮花縣各村的脫貧戶,在這裏工作120天平均每個(ge) 個(ge) 月能有3千元左右的收入,成為(wei) 帶動周邊鄉(xiang) 鎮群眾(zhong) 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平合。

  “80後新農(nong) 人”賀雲(yun) 鵬在2016年領著鄉(xiang) 親(qin) 成立了神嶺山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21年升級為(wei) 神嶺山生態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農(nong) 事服務中心,全縣僅(jin) 此一家。該中心集銷售、維修、社會(hui) 服務一體(ti) 化,全方位開展機耕、機防、機收、機烘等服務。現有無人機16台、大中型拖拉機10台、大型聯合收割機12台、烘幹機6組、插秧機12台;育秧中心8000平方米,農(nong) 機庫棚建設麵積1500平方米、維修車間200平方米,培訓教室麵積200平方米,農(nong) 資倉(cang) 庫500平方米,幹穀倉(cang) 4000平方米,濕穀倉(cang) 400平方米。

  2018年至2021年,農(nong) 機作業(ye) 麵積達20萬(wan) 餘(yu) 畝(mu) ,神嶺山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自種水稻麵積2000餘(yu) 畝(mu) ,製種麵積300畝(mu) ,同時創建了“神嶺山莊”牌富硒有機大米品牌。

  在育秧廠棚、田間地頭,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年輕人參與(yu) 夏耕生產(chan) 的身影。“00後”的小夥(huo) 子劉越建,2021年回鄉(xiang) 加入合作社,從(cong) 操作無人機開始學起,參與(yu) 水稻生產(chan) 全麵工作。他透露道,“在這裏工作,離家近,不怎麽(me) 拘束,開銷也不大,隻要認真幹,每年薪資最低都有7萬(wan) 元,比在外打工強不少。”

  “像這樣的“00後”小夥(huo) 子,我們(men) 有10多名,培養(yang) 他們(men) 從(cong) 播種到駕駛農(nong) 機以及維修技術等等,讓他們(men) 既能掙錢養(yang) 家又能學到一技之長,在廣闊田野裏大展身手、實現人生的價(jia) 值。”賀雲(yun) 鵬介紹道。

  “我覺得現在農(nong) 業(ye) 機械化會(hui) 越來越普及,種田已經不是以前的搞法了,以前哪裏想得到“飛機”都成了我們(men) 的新農(nong) 具,我很看好農(nong) 業(ye) 發展的前景,今年我打算在神嶺山建立起工廠化育秧,麵積更大、成本更低,品質也會(hui) 更好。”賀雲(yun) 鵬有著自己的“興(xing) 農(nong) 夢”。

  總書(shu) 記指出,人才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要創新鄉(xiang) 村人才工作體(ti) 製機製,充分激發鄉(xiang) 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xiang) 村創新創業(ye) 。今年,賀雲(yun) 鵬響應黨(dang) 組織號召,向江西省蓮花縣路口鎮青年人才黨(dang) 支部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他說:“我也想成為(wei) 一名中共黨(dang) 員,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和帶動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men) 紮根農(nong) 村,服務農(nong) 村,全力奔跑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持續推進,我們(men) 不難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農(nong) 人”,奮鬥在新時代的農(nong) 村,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共同致富。這些“新農(nong) 人”正在用汗水和努力澆灌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鮮活力。(劉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