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未成年人遭同一人性侵,加強防性侵教育刻不容緩
作者:熊丙奇
近日,四川筠連5名未成年人遭性侵事件引發關(guan) 注。當地警方通報稱,2022年6月28日,我局接一當地居民報警稱其女被人性侵。接報後,縣公安局於(yu) 當日將嫌疑人甘某雲(yun) 抓獲歸案。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甘某雲(yun) 對其用誘騙手段猥褻(xie) 、性侵5名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於(yu) 6月29日被公安機關(guan) 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全力偵(zhen) 辦中。公安機關(guan) 將依法辦案,嚴(yan) 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
警方通報信息表明,此案是因一名家長報警,而將嫌犯抓獲的,在抓獲嫌犯後,嫌犯交代以欺騙手段猥褻(xie) 、性侵了5名未成年人。那麽(me) ,另外4名被猥褻(xie) 、性侵的未成年人,為(wei) 何在遭受侵害後,沒有告訴父母(監護人)?被性侵、猥褻(xie) 的未成年的父母(監護人)為(wei) 何沒有及時發現問題?發生5名未成年人被同一人性侵、猥褻(xie) 的案件,表明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缺乏,有的監護人也沒有盡到監護責任。要讓未成年人遠離性侵,必須切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訴60553人,同比上升5.69%,其中對性侵犯罪提起公訴27851人。此外,最高檢對30起性侵未成年人重大敏感案件掛牌督導,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製定《關(guan) 於(yu) 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發布了性侵犯罪典型案例。加強對性侵犯罪的法律問責,是遏製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的重要方麵,但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hui) 盡到教育、保護職責。
公益組織“女童保護”發現,在2021年公開報道的針對未成年人的223起性侵案例中,有105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占比47.09%,包括對同一受害兒(er) 童多次性侵,也包括多次對多名兒(er) 童多次性侵;施害人一人性侵多人的有58起,占比26.00%。在沒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況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會(hui) 自動終止,持續作案達到2~3年甚至更久。這種現象比較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這提醒學校、家長(監護人),需要告訴孩子如遭遇性侵,應及時告訴家長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及時報警、求助、維權等,如果沉默,可能讓施害人更加肆無忌憚,持續實施侵害行為(wei) 。
這起案件的更多細節,還需警方進一步偵(zhen) 查。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待未成年防性侵教育問題上,存在兩(liang) 大反差。一是大家普遍認為(wei) 防性侵教育極為(wei) 重要,與(yu) 現實中防性侵教育嚴(yan) 重缺失形成反差;二是司法機關(guan) 嚴(yan) 厲查處性侵案件,與(yu) 學校回避將這些案件作為(wei) 教案教育學生、指導家庭教育形成反差。存在這樣的反差,首先是缺乏對防性侵教育的真正重視與(yu) 科學的教育方法,其次是有的地方還把發生此類案件作為(wei) 地方醜(chou) 聞,於(yu) 是以保護學生隱私為(wei) 名,不讓大家提及。保護學生隱私當然很重要,但這與(yu) 直麵案件產(chan) 生的原因、深刻吸取教訓,是不矛盾的。
事實上,把性侵案件作為(wei) 醜(chou) 聞的處理方式,還會(hui) 影響到對性侵案的查處,以及學生對此類事件的處理方式。如有的學校、家長出於(yu) “聲譽”選擇“私了”,被性侵的孩子會(hui) 認為(wei) 這是恥辱的事,於(yu) 是在被侵犯後更不敢告訴老師、家長,這必然會(hui) 讓受侵犯孩子長期受到身心折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告訴學生所處社會(hui) 可能存在的危險和傷(shang) 害,以及應對方式。這才是真正地保護孩子。(熊丙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