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魚米之鄉插上數字化發展“翅膀”

發布時間:2022-07-08 11:05:00來源: 科技日報

  “未來要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數字經濟,一要加強鄉(xiang) 村新基建、縮小數字鴻溝;二要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數字化,包括生產(chan) 智能化、作業(ye) 精準化;三要實現數字技術對農(nong) 村地區生產(chan) 、生活、治理、服務等領域的全麵滲透。”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7月6日在2022江蘇省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大會(hui) 中的這番表述,展望了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未來。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新經濟戰略選擇。近年來,江蘇實施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五大行動”,截至2021年底,江蘇光纖寬帶和4G網絡已實現深度覆蓋,農(nong) 村寬帶接入用戶數量超1500萬(wan) 戶,同比增長10.2%,居全國第一;數字農(nong) 業(ye) 技術裝備研發持續加強,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等10多項相關(guan) 科研計劃,實現多項技術突破,加快農(nong) 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支持推薦相關(guan) 創新項目9個(ge) 。

  夯實鄉(xiang) 村“智慧”底座

  作為(wei) 魚米之鄉(xiang) ,江蘇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承載著讓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村致富的更多期待,這份答卷成績如何,從(cong) 一串數字可見一斑。

  會(hui) 上,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楊力群介紹,目前,江蘇夯實鄉(xiang) 村數字底座,信息基礎設施城鄉(xiang) 差距進一步縮小。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13萬(wan) 個(ge) ,實現鄉(xiang) 級行政區5G網絡全覆蓋,建成智慧廣電鄉(xiang) 村200個(ge) ,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71.2%。

  讓民眾(zhong) 得到數字經濟福利,也是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題中之義(yi) 。截至2021年底,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網絡端和電視端網絡用戶達1466萬(wan) 人,綜合訪問量達16億(yi) 人次,居全國省級同類教育平台首位。此外,農(nong) 村遠程醫療能力顯著提升,累計建成互聯網醫院131家,遠程醫療相關(guan) 服務已經覆蓋所有的縣市區。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在江蘇大地孕育著勃勃生機。中國移動成都產(chan) 業(ye) 研究院產(chan) 品中心副總經理唐睿介紹:“南京溧水區白馬鎮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項目,通過數字鄉(xiang) 村和數字農(nong) 場的建設,提高了整體(ti) 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效能,藍莓的畝(mu) 產(chan) 增長至3000斤,用工成本降低至每百畝(mu) 一人,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500萬(wan) 元。”

  京東(dong) 農(nong) 場與(yu) 徐州豐(feng) 縣粱寨鎮新腰裏王村合作建設的蘋果基地,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助力減肥控藥25%以上,提升施肥率30%,生產(chan) 管理標準助力蘋果商品化率提升20%。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張愛軍(jun) 指出,數字鄉(xiang) 村作為(wei) 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建設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兩(liang) 大決(jue) 策部署的戰略交匯,既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點方向,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帶動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有力支撐。

  升級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數字化技術

  立足信息化、互聯網、物聯網等相關(guan) 技術的升級,如何讓江蘇未來的數字鄉(xiang) 村“騰雲(yun) 駕數”、瓜果飄香?

  江蘇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曹麗(li) 虹以4個(ge) “打造”介紹江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謀劃的藍圖,即打造一批以“蘇農(nong) 雲(yun) ”為(wei) 底座,覆蓋全省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應用場景;打造一批現代化氣息濃鬱的智慧園區,選擇100個(ge) 省級現代園區全麵開展智轉數改;打造一批智能化水平領先的數字農(nong) 場,建立行業(ye) 標杆,形成示範效應;打造一批數字化全程貫穿的特色產(chan) 業(ye) 鏈,聚焦優(you) 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chan) 、綠色果蔬等千億(yi) 級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

  展望未來,趙春江則從(cong) 3個(ge) 方麵建議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數字經濟賦能。“對於(yu) 新基建來說,要進行信息基礎網絡設施的改造和升級,包括寬帶入園、入戶。另外,也要加強農(nong) 村重點道路、重要地點安防視頻監控網絡建設,農(nong) 村耕地、林草、湖、河、山體(ti) 、汙水排口以及垃圾點的監測網絡建設。”趙春江說。

  趙春江表示,其次,要發展數字化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從(cong) 耕種管收領域全麵應用數字化的技術。在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方麵進行自動化的加工、智能檢測分級、智能包裝。鄉(xiang) 村還有一批特色產(chan) 業(ye) ,可以通過品牌直播間,以及產(chan) 品的數字化宣傳(chuan) 來進一步塑造品牌。

  趙春江進一步補充道:“還要加強數字技術對農(nong) 村地區生產(chan) 、生活、治理、服務等全麵滲透,包括鄉(xiang) 村集體(ti) 資產(chan) 數字化管理,公共服務、公共事務處理、公共安全的數字化,提高農(nong) 民素質和市場適應能力,對農(nong) 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提供就業(ye) 崗位,建立數字化體(ti) 係。”(金 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