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醜萌”銅奔馬走紅:文創破圈如何讓人眼前一亮

發布時間:2022-07-08 11:0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不久前,由甘肅省博物館研創設計的一款“醜(chou) 萌十足”的銅奔馬文創毛絨玩具火遍網絡,線上線下賣到脫銷。連日來,盡管蘭(lan) 州迎來持續高溫天氣,但絲(si) 毫未能阻擋慕名而來打卡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者的熱情,不僅(jin) 銅奔馬周邊文創備受追捧,更多的館藏文物亦跟著出圈。(中國新聞網 7月6日)

  “醜(chou) 萌”的銅奔馬文創毛絨玩具走紅後,市麵上出現了“一馬難求”的盛況,甚至不少網友發出了盡快落實“一戶一馬”的呼籲。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文創銅奔馬能火遍全網也非一日之功,背後是甘肅博物館文創工組人員對文創產(chan) 品的苦心鑽研打磨、大膽探索創新。

  文創銅奔馬造型憨態可掬,整體(ti) 呈綠色,一眼望去,馬齜著大白牙,“笑”得非常快樂(le) ,被踩著的“飛燕”則翻著白眼,活脫脫一個(ge) 大“冤種”。這種誇張的卡通造型與(yu) 我們(men) 在課本上、博物館裏見到的文物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萌”,給人很強的視覺衝(chong) 擊。

  文物是曆史文化傳(chuan) 承的載體(ti) ,本身是相當嚴(yan) 肅的,可這種自帶的嚴(yan) 肅屬性卻也束縛住了很多地方文創開發、文博推廣的手腳。“放不開”導致文創產(chan) 品、文博推廣“嚴(yan) 肅有餘(yu) 活潑不足”,也讓很多人無法對它們(men) 產(chan) 生親(qin) 近感。但是,“醜(chou) 萌”的文創銅奔馬讓很多年輕人眼前一亮,所以他們(men) 才願意為(wei) 它埋單,進而紛紛打卡甘肅博物館,更多人對曆史文化產(chan) 生興(xing) 趣。

  其實,近年來,我們(men) 的文創產(chan) 業(ye) 正呈大踏步發展態勢。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達11906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6.0%,兩(liang) 年平均增長8.9%,故宮、三星堆、敦煌等也是頻頻因為(wei) 極具創意的文創產(chan) 品衝(chong) 上熱搜,而這些破圈的文創產(chan) 品或博物館,往往又都在創新、創意上有諸多獨到之處。這說明在文創、文博方麵的創新,帶來的將是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的雙豐(feng) 收,而這恰好又可化解我國文博事業(ye) 麵臨(lin) 的雙重困境。

  一方麵,文創、文博的出圈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了解博物館,讓文物、博物館“由冷變熱”,使得它們(men) 自身的價(jia) 值得到最大程度發揮;另一方麵,眾(zhong) 多文創產(chan) 品的走紅熱銷也能改變選擇文博事業(ye) 注定要坐冷板凳的刻板印象,文博事業(ye) 也能自我造血並能吸引更多有誌青年投身其中,還能為(wei) 後續文創開發、文博推廣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把有意義(yi) 的事情做得有意思,這是“醜(chou) 萌”文創銅奔馬成功的訣竅,也是更多文博出圈應該努力的方向。麵對越發多元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年輕群體(ti) 的獨特審美,我們(men) 的文博工作者不能僅(jin) 有“高冷”形象,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創新,拉近與(yu) 受眾(zhong) 的距離,一成不變或“板著臉”的說教,或許已經很難打動這群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了。當然,這裏的創新不能是無底線惡搞,而是要在充分挖掘文物內(nei) 涵的基礎上,再輔以符合時代趨勢、受眾(zhong) 需求與(yu) 審美的創意,讓古老的文物綻放新的生機。

  夏熊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