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全覆蓋
遍布街道、社區和鄉(xiang) 鎮、村屯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全覆蓋
光明日報北京7月14日電(記者金振婭)在國家衛健委14日舉(ju) 行的“一切為(wei) 了人民健康——我們(men) 這十年”係列發布會(hui) 上,該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絡不斷健全。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建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98萬(wan) 個(ge) ,衛生人員超過440萬(wan) 人,實現街道、社區和鄉(xiang) 鎮、村屯全覆蓋。
基層醫療衛生事關(guan) 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聶春雷介紹,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顯示,90%的家庭15分鍾內(nei) 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基層診療量占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健全了基本公共衛生補助、基本藥物補助等多渠道補償(chang) 機製,有效化解基層機構曆史債(zhai) 務,將符合條件的基層機構全部納入以前的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和現在的城鄉(xiang) 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定點範圍,群眾(zhong) 到基層看病實惠多、費用低。
聶春雷表示,十年來,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夯實。基層機構開展的項目從(cong) 10類擴展至12類,每年為(wei) 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重點疾病患者和0~6歲兒(er) 童、孕產(chan) 婦、65歲及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10多億(yi) 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務。推動成立32萬(wan) 個(ge) 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夯實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基礎。同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發展。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已基本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超過42萬(wan) 個(ge) 家庭醫生團隊,為(wei) 簽約居民,特別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包括長期處方、上門服務等在內(nei) 的醫療衛生服務。
為(wei) 了實現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穩步提升,把更多的患者留在基層,聶春雷介紹,近年來采取了多種手段壯大基層衛生人員隊伍,招收農(nong) 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7萬(wan) 餘(yu) 名,其中3.5萬(wan) 人已到基層服務。完成全科醫生轉崗培訓23萬(wan) 餘(yu) 人次。增設鄉(xiang) 村全科執業(ye) 助理醫師資格考試,15.4萬(wan) 人考取相應資格。實施基層衛生人員能力提升項目,培訓各類基層衛生人員59萬(wan) 人。這兩(liang) 年,落實醫學專(zhuan) 業(ye) 大學生免試注冊(ce) 鄉(xiang) 村醫生,超過4300名大學生進入鄉(xiang) 村醫生隊伍。同時,推進縣域醫共體(ti) 建設,確定山西、浙江、新疆3個(ge) 試點省份和其他省份551個(ge) 試點縣。監測數據顯示,縣域內(nei) 醫療服務下沉基層效果不斷顯現。加快信息化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層醫療衛生綜合管理平台,已實現與(yu) 23個(ge) 省份網絡聯通和數據傳(chuan) 輸。到2021年年底,遠程醫療已覆蓋所有貧困縣並向鄉(xiang) 村延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