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節水要用好用活市場機製
作者:吳陸牧
近年來,我國以建設節水型城市為(wei) 抓手,係統推進城市節水工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130個(ge) 國家節水型城市。
在看到城市節水成效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問題和短板。當前,全國還有不少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城市節水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較為(wei) 突出,部分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與(yu)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不相適應,城市供排水基礎設施補短板任務依然較重,用水水平不高是許多城市特別是缺水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大掣肘。
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是推動城市節水的有效途徑。一個(ge) 良好的水資源配置體(ti) 係,需要政府和市場“兩(liang) 隻手”共同發力構建。“政府之手”要在涉水領域的製度設計、管理協調方麵發揮主導作用,管公平、管環境,為(wei) 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保障。而“市場之手”則應側(ce) 重從(cong) 微觀層麵對水資源進行配置,運用價(jia) 值規律調節供求,提高用水效益。隻有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然而,在各地的節水實踐中,不少地方過度強調和依賴政府行政手段推動,弱化甚至忽視了市場作用。由於(yu) 沒能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一些城市至今沒有建立水權水市場,節水市場缺乏活力,用水主體(ti) 節水內(nei) 生動力不足,導致有限的水資源長期粗放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浪費。
地方政府要善用“市場之手”,促進城市節水高質量發展。用好用活市場機製,可發揮經濟杠杆對水資源的配置和導向作用,通過建立和完善城市水權交易製度、生活用水水價(jia) 體(ti) 係等,促進城市水資源在不同主體(ti) 、不同行業(ye) 之間的自主競爭(zheng) ,激發節水內(nei) 生動力,讓城市水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發揮好市場力量,還能有效解決(jue) 節水型城市建設所麵臨(lin) 的資金瓶頸和技術短板。作為(wei) 公共產(chan) 品,城市節水工程和節水設施大多依靠財政出資建設,但很多地方由於(yu) 財力不足,政府投資明顯乏力。對此,地方政府應當鼓勵和吸引社會(hui) 資本投入節水事業(ye) ,探索更加靈活的合同節水效益分享方式,以此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保障。同時,利用市場競爭(zheng) 機製倒逼節水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的創新升級。
當前,僅(jin) 靠政府“單打獨鬥”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城市節水事業(ye) 發展需要。政府不僅(jin) 要把該管的事情管好、管嚴(yan) 、管到位,還要善用、會(hui) 用、用好市場機製。“兩(liang) 手發力”才能更好推動城市節水工作高質量發展。(吳陸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