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麵變屏對屏 常態化疫情防控對律師工作影響幾何
麵對麵變屏對屏 防疫辦案兩(liang) 不誤
常態化疫情防控對律師工作影響幾何
□ 本報記者 杜洋
“堅持我方的答辯及辯論意見,請求法院依法維護被告的合法權利。”4月21日,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卞誌斌在律所會(hui) 議室,通過雲(yun) 法庭對一起案件發表了最後的陳述意見。庭審結束後,他通過電腦屏幕閱讀了庭審筆錄,並在手機上簽字確認。
“這是今年第4次參加庭審,都是網上開庭。”卞誌斌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受疫情影響,律師工作方式也隨之轉變,雖然短時間內(nei) 還有一些不習(xi) 慣,但仍在努力盡快適應,從(cong) 而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權益。
當前,廣大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在嚴(yan) 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的情況下,努力扛起責任、拿出擔當,竭盡所能克服各種困難,創新嚐試方式方法,努力維護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
線上辦公
“疫情防控期間,律師一改以往的麵對麵溝通,通過網絡會(hui) 議平台、微信會(hui) 議等方式進行溝通,以電子郵件、郵寄文件等方式進行文件資料交換,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並發表法律意見。”卞誌斌向記者介紹道,律師團隊內(nei) 部的交流主要通過企業(ye) 微信群進行,利用辦公自動化係統完成相應的內(nei) 部審批、審核工作,確保業(ye) 務的正常承辦。
“我們(men) 在律師居家辦公期間升級了全所的網絡係統,保障了在所內(nei) 進行線上開庭的律師能夠順利完成庭審。”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管委會(hui) 主任張合解釋稱,通過線上輔助係統進一步完善辦公自動化審批流程,以線上辦公軟件、程序等智能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保障律師居家辦公期間能夠與(yu) 客戶順利實現溝通。
在張合看來,推動線上辦公是疫情防控期間繼續承辦業(ye) 務的有效方式,能夠避免一些問題。如律師事務所一旦被封控,將給律師為(wei) 文件、介紹信等加蓋公章帶來難度,而線上辦公恰恰就能很好地解決(jue) 這一問題。
今年4月,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辦公大樓因疫情防控需要被封控5天。其間,該所律師張恒接到顧問單位的通知,需要持律所介紹信到政務中心查詢相關(guan) 業(ye) 務。
按照規定,這5天內(nei) 律師不能到律所,因為(wei) 有線上辦公係統的支持,張恒在家就收到了所裏加蓋電子公章的介紹信,第二天順利到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了查詢業(ye) 務。
“盈科於(yu) 2020年推出了線上辦公‘Law-Wit’係統,律師辦理業(ye) 務可以在線上申請電子印章,辦理所函、簽訂合同、律師函等業(ye) 務。”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管委會(hui) 主任陶慧泉說。
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周知明說:“律所在疫情開始後就申請了電子印章,進一步完善了線上立案、審核、電子用印等一係列流程,同時將整個(ge) 管理模式重新梳理,適應在線需求,提高工作和決(jue) 策效率。”
異地協作
5月中旬,河北三和時代律師事務所律師常燕亭和同事在處理銀行盡調業(ye) 務時需要到外地出差,臨(lin) 行前谘詢當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得知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進行核酸檢測,並要求健康觀察3天才能出行,因此原定的盡調流程受到了影響。
“辦理異地案件要在當地進行隔離,不僅(jin) 浪費辦案時間,還會(hui) 耽誤手上其他承辦案件的進度,影響工作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men) 一般會(hui) 采取與(yu) 異地律師進行合作的方式開展業(ye) 務,或是直接委托異地律師辦理案件,持續推進案件進度。”常燕亭對記者解釋說。
同樣在5月,身處湖北省武漢市的陶慧泉因一執行案件需要到浙江省舟山市查詢被執行人的股權被查封的情況,以此確定首先采取查封措施的是哪家法院。
“我們(men) 因當地疫情防控政策無法趕過去,便通過盈科寧波分所聯係到合作律師,他第二天就趕赴舟山政務服務中心查詢,並及時將結果進行反饋。”陶慧泉說,兩(liang) 周後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聯係到了首次采取查封措施的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案件處置權順利移送,目前案件已進入評估拍賣程序。
陶慧泉說:“受部分地方疫情防控政策影響而不能到該地辦理案件的律師,可通過‘Law-Wit’係統委托異地律師幫助辦理立案、查檔等業(ye) 務,保障業(ye) 務不受影響。此外,盈科體(ti) 係內(nei) 律所一體(ti) 化相互合作機製也發揮了較大作用。”
“天馳君泰目前有25家分所,總分所業(ye) 務一體(ti) 化運營,在疫情期間顯得尤為(wei) 重要,既避免了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又節約了律師時間和往返費用。”張合告訴記者,在部分地區限製出行的情況下,律所會(hui) 第一時間啟動內(nei) 部律師團隊聯合辦案,把當事人利益時刻放在第一位,充分保障異地辦案的高效率、高質量,更好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良性互動
對於(yu) 律師能夠在疫情期間保持業(ye) 務工作有序推進,卞誌斌認為(wei) ,這一方麵得益於(yu) 我國互聯網行業(ye) 的快速發展,讓律師工作享受到了科技紅利,另一方麵也離不開法院係統對律師執業(ye) 權利的保障。
張合介紹說,“一站式”“在線立案”“人民法院律師平台”等為(wei) 律師提供了網上立案、網上調解、聯係法官、網上閱卷等功能,實現了律師“零跑腿,事照辦”,有效降低律師的流動性,提高了辦案效率。
“相信隨著‘互聯網+智慧法院’的不斷完善,全時段、智能化的訴訟服務將會(hui) 發揮出更大的服務效能,為(wei) 律師執業(ye) 帶來更大的便利。”張合告訴記者。
對於(yu) 法院的智慧化發展,周知明認為(wei) ,作為(wei) 律師,要盡快趕上法院改革的步伐,有針對性地提升個(ge) 人技能,同時積極與(yu) 法院進行有效互動,共同研究如何提升案件審判效率。
“線上開庭對律師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律師熟悉了解各種線上流程並提高適應能力。”陶慧泉提醒說,因為(wei) 疫情防控期間不能現場開庭,律師應當在庭前做更充分、更全麵的案件分析,做好書(shu) 麵材料等相關(guan) 準備工作,並根據案件的審理情況及時補充、補強證據。
“從(cong) 長遠來看,法院不斷優(you) 化便民服務舉(ju) 措,為(wei) 律師執業(ye) 創造更多便利條件,能夠讓律師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為(wei) 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卞誌斌認為(wei) ,這些措施除了讓律師能享受到高效、智慧、便捷的訴訟服務外,也進一步保障了其知情權、申請待查取證權和閱卷權,有利於(yu) 律師同法院之間建立起更加相互尊重、密切溝通的良好工作關(guan)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