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創造性提升製造業金融服務效能

發布時間:2022-07-22 10:4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性行業(ye) 。日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從(cong) 任務目標、重點領域、金融創新、幫扶政策、風險防範和監管協調等方麵提出要求,對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製造業(ye) ,提升製造業(ye) 金融服務指明了方向。對此,應積極創新思維方式,完善工作機製,優(you) 化資源配置,更好地支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我國規模以上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比重達到28.8%,比2021年增加1.4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是促進國民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參與(yu) 國際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重要力量。但近年來,受內(nei) 外部多重複雜因素的影響和衝(chong) 擊,我國製造業(ye) 生存與(yu) 發展麵臨(lin) 新的挑戰。全球經濟下行速度加快,發達經濟體(ti) 通脹高企,不可避免地對國際貿易需求、全球供應鏈穩定、大宗商品價(jia) 格產(chan) 生較大影響。特別是部分國家采取限製措施,部分高附加值的部件、設備出現供應短缺或價(jia) 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製造業(ye) 可持續發展。從(cong) 自身情況看,我國製造業(ye) 總體(ti) 上仍處於(yu) 全球價(jia) 值鏈中低端,部分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麵臨(lin) 著技術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瓶頸,“大而不強”問題較為(wei) 突出。

  2017年3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印發《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製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要高度重視和持續改進對製造強國建設的金融支持和服務。2021年4月份,銀保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21年製造業(ye) 金融服務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提出金融服務製造業(ye) 的12項措施。在金融管理部門政策推動下,近年來金融業(ye) 加大了對製造業(ye) 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有效地支持了製造業(ye) 複蘇和產(chan) 業(ye) 鏈穩定。截至2021年年底,製造業(ye) 貸款較年初增加2.8萬(wan) 億(yi) 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2.1萬(wan) 億(yi) 元、信用貸款新增1.1萬(wan) 億(yi) 元。但金融支持服務製造業(ye) 還有改進和提升空間,仍然麵臨(lin) 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金融服務體(ti) 係仍不夠完善,金融產(chan) 品創新力度有待加強,加大投入與(yu) 防範風險難以平衡等。近年來,部分製造業(ye) 企業(ye) 有效融資需求也有所下降。

  金融是實體(ti) 經濟的血脈,加大對製造業(ye) 的支持和服務,是金融業(ye) 的責任與(yu) 使命。同時,這也是金融業(ye) 自身加快結構調整、優(you) 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內(nei) 容。下一步,金融業(ye) 應以《通知》印發為(wei) 契機,以創新的思維和措施,進一步提升製造業(ye) 金融服務的質效。

  從(cong) 融資方式看,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liang) 手抓”。在發揮銀行業(ye) 主力軍(jun) 作用、加大對製造業(ye) 信貸投放的同時,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製造業(ye) 企業(ye) 直接融資比例。如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製度,優(you) 先支持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在科創板、創業(ye) 板、新三板等上市掛牌,擴大製造業(ye) 企業(ye) 股權融資和債(zhai) 權融資規模。

  從(cong) 服務對象看,同步支持先進製造業(ye) 和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優(you) 化資源配置,強化對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金融支持,尤其是要大力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chan) 品方麵的融資需求,提高對具有核心技術、成長性強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服務力度。

  從(cong) 支持措施看,既要加大產(chan) 品創新又要用好原有產(chan) 品。深度應用金融科技,克服企業(ye) 信用數據較少等不足,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著力提高中小製造業(ye) 企業(ye) 的首貸比例;破除對抵押擔保的迷信,開發更多新的產(chan) 品和服務,多樣化地滿足製造業(ye) 企業(ye) 需求。

  推動金融更好地支持和服務製造業(ye) ,根本還在於(yu) 解決(jue) 製約製造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問題,實現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增強製造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發展,加快製造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此外,還要加快落後產(chan) 能淘汰,加快“僵屍企業(ye) ”退出,加快困難企業(ye) 重組,培育形成一批優(you) 質製造業(ye) 企業(ye) 。

  (董希淼 作者係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