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如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生態環境部詳解環評相關工作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題:環評如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生態環境部詳解環評相關(guan) 工作
環境影響評價(jia) 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環評工作如何在保障重大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守住生態環境底線?麵對新汙染物治理等新要求,環評將如何發力?生態環境部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回應環評相關(guan) 熱點問題。
加快重大項目環評審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wan) 個(ge) ,比去年同期增加2.6萬(wan) 個(ge) 。下階段,要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
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工作的通知》,提出一係列服務措施和創新舉(ju) 措。
據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jia) 與(yu) 排放管理司司長劉誌全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共審批4.78萬(wan) 個(ge) 項目環評,涉及總投資超過8.4萬(wan) 億(yi) 元,同比上升28.9%。
今年上半年生態環境部共審批重大項目環評文件91個(ge) ,其中鐵路、水利、交通重大基礎設施和煤炭保供等項目45個(ge) ,涉及總投資約7000億(yi) 元。完成20個(ge) 煤礦項目環評審批,涉及新增產(chan) 能1.25億(yi) 噸/年;完成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水利工程環評文件審批;完成雄忻高鐵、滬渝蓉沿江高鐵等7個(ge) 鐵路項目環評審批,涉及總投資達4800億(yi) 元。
劉誌全說,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工作的同時,生態環境部還指導地方落實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對降低的51個(ge) 二級行業(ye) 環評類別和取消的40個(ge) 二級行業(ye) 登記表的項目,嚴(yan) 格落實簡政放權舉(ju) 措,明確“名錄之外無環評”。取消、簡化的項目主要涉及環境影響因子單一、環境治理措施成熟、環境風險可控的行業(ye) ,以中小微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
劉誌全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通過深化產(chan) 業(ye) 園區等規劃環評與(yu) 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等,進一步優(you) 化和簡化管理;同時指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嚴(yan) 格執行新要求,簡化報告表編製內(nei) 容,做好麵向基層的指導幫扶,同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對環評弄虛作假“零容忍”
劉誌全介紹,環評在服務重大項目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依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對涉及生態環境敏感區的重大項目,重點指導優(you) 化調整選線、主動避讓,確實無法避讓的,要求采取無害化穿(跨)越等方式,加強生態保護和修複,最大程度減緩不良環境影響。
對涉及居民區的交通項目,強化對噪聲汙染的防治,要求盡量減少正下穿居民區和地麵敷設,優(you) 先采用聲屏障等阻斷噪聲源的措施。對水利水電等重大項目,要求采取棲息地保護、過魚設施、增殖放流、低溫水減緩、生態調度等嚴(yan) 格的生態環保措施……
“從(cong) 全國環評文件常態化複核情況來看,雖然環評文件粗製濫造、弄虛作假屬於(yu) 個(ge) 別情況,但性質極其惡劣。”劉誌全表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環評弄虛作假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
2021年以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已將存在環評文件編製質量等問題的265家單位和217人列入環評失信“黑名單”或限期整改名單。組織對在環評信用平台建立誠信檔案的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進行全麵排查,對8000多家環評單位和14000多名從(cong) 業(ye) 環評工程師做到一家一家過、一個(ge) 一個(ge) 查,堅決(jue) 清理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空殼”環評公司和存在“掛靠”等違規行為(wei) 的環評工程師,以及誠信檔案基礎信息存在問題的單位和人員。
劉誌全說,下一步,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堅決(jue) 打擊環評弄虛作假,積極協調地方和公檢法等部門,推動依法查辦環評造假典型案件;進一步落實好環評監管長效機製,全麵加強環評文件質量監管;嚴(yan) 格落實建設單位對環評文件質量負責的主體(ti) 責任等。
嚴(yan) 格涉新汙染物建設項目準入管理
近年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內(nei) 分泌幹擾物、抗生素等新汙染物備受關(guan) 注。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強化環境影響評價(jia) 管理,嚴(yan) 格涉新汙染物建設項目準入管理。
“目前部分已經出台排放標準的新汙染物已納入環境影響評價(jia) 體(ti) 係。”劉誌全表示,對不符合禁止生產(chan) 或限製使用化學物質管理要求的建設項目,如涉及有機氯殺蟲劑等持久性有機物生產(chan) 的建設項目,依法不予審批環評。
同時對已納入排放標準的新汙染物嚴(yan) 格管控。如二噁英已納入15項國家行業(ye) 汙染物排放標準管控,在開展這15個(ge) 行業(ye)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工作時,要對二噁英從(cong) 產(chan) 生過程控製到達標排放進行充分論證,對其在周邊環境的現狀、項目建成後該汙染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進行評價(jia) ,包括相關(guan) 環境風險分析,並提出可靠的汙染防治措施,確保排放滿足相關(guan) 標準要求,環境影響可接受。
劉誌全說,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積極推進新汙染物環境影響評價(jia) 基礎研究,做好與(yu) 新汙染物技術標準、調查監測方法規範等的銜接;同時強化環境影響評價(jia) 管理,嚴(yan) 格涉新汙染物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切實發揮環境影響評價(jia) 製度源頭防控作用。(新華社記者黃垚、高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