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能力明顯提升 體係不斷健全

發布時間:2022-07-29 11: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全國備案中醫診所超過2萬(wan) 個(ge) 、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建設中醫館3.67萬(wan) 個(ge) ……記者7月26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近十年來,我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基層中醫藥服務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是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的基礎保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趙文華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持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我國基層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不斷健全。

  “有沒有”解決(jue) 了,“優(you) 不優(you) ”提上日程

  “方便看中醫、看上好中醫”是一直以來百姓普遍追求,怎樣有效打通這“最後一公裏”?實現中醫資源和百姓需求的有效對接?

  現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趨於(yu) 完善,這意味著百姓可以在自己家門口的醫院實現便捷就醫。“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76.7%的縣級區域設置了公立縣級中醫類醫院;87%的縣級綜合醫院和64%的縣級婦幼保健服務機構設有中醫科,85%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68%的村衛生室配備了中醫診療設備;縣級非公立中醫類醫院5473個(ge) 、門診部3544個(ge) 、診所達6.3萬(wan) 個(ge) ,備案中醫診所21382個(ge) 。”趙文華介紹說。

  “有沒有”解決(jue) 了,“優(you) 不優(you) ”提上日程。過去,中醫從(cong) 業(ye) 者存在人員匱乏、結構不均的問題,在這些年的努力中,基層中醫藥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四川省興(xing) 文縣就是一個(ge) 很好的例證。“目前縣中醫院成功創建了三級乙等中醫醫院,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均設立了中醫科。2021年基層中醫藥服務量達47.8%,基層中醫藥服務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四川省興(xing) 文縣委書(shu) 記陳良雲(yun) 說。

  網格完善了,隊伍加強了,基層中醫藥的服務能力也隨之顯著提升。

  “一般病在市縣解決(jue) ,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jue) ”

  在已經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基層中醫藥服務依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實現百姓真正方便就醫還任重道遠,針對現存的各種問題,我國圍繞“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打造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升級版”。

  現有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ti) 係,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山東(dong) 省濟寧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於(yu) 永生提出了他們(men) 的解決(jue) 方案,市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市縣兩(liang) 級均成立了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的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加大對基層中醫藥的投資,讓更多優(you) 質資源更好地服務基層百姓,實現“首診在基層”“一般病在市縣解決(jue) ”。

  中醫藥發展離不開青年人才。趙文華介紹,要讓中醫藥留住年輕人,也要讓年輕人認識中醫藥的魅力。“具體(ti) 來說,就是通過完善和落實基層中醫藥人員編製備案管理、職稱評聘、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吸引中醫藥人才到基層工作、安心在基層服務,為(wei) 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關(guan) 於(yu) 未來幾年中醫發展的目標,趙文華介紹:“到2025年,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複於(yu) 一體(ti) 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更加健全,服務設施設備更加完善,人員配備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規範,能夠提供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較大提升,較好地滿足城鄉(xiang) 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便捷的中醫服務就在身邊

  相比於(yu) 之前,百姓就醫更近了。“目前我縣百分之百的鄉(xiang) 鎮衛生院、90%的村衛生室都能夠提供中醫服務,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便捷的中醫服務,群眾(zhong) 獲得感更加充足了。”陳良雲(yun) 介紹。

  發布會(hui) 上,趙文華介紹,從(cong) 2012年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門就將基層中醫館建設納入提升工程主要目標。從(cong) 那一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投入經費建設中醫館,目前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成效,預計今年年底,將會(hui) 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的全覆蓋。

  中醫藥不再是醫院的專(zhuan) 屬,已經走出醫院,走進千家萬(wan) 戶。陳良雲(yun) 說,在保證質量不下滑的前提下,應該充分發揮中苗醫藥“簡便驗廉”的作用,減輕百姓負擔。四川省興(xing) 文縣將中醫藥醫保起付線降低了一個(ge) 檔次,把137項中醫藥診療技術納入了醫保報銷範圍,對符合基本醫療報銷者,中醫藥費用報銷比例提高了5%,讓“看病難,看病貴”不再成為(wei) 擔憂。

  “‘十四五’期間,我們(men) 將繼續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使基層中醫藥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達到‘兩(liang) 個(ge) 百分之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能夠百分之百規範開展6類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社區衛生服務站百分之百規範開展四類六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80%以上的村衛生室達到能開展四類六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趙文華說。(田雅婷 崔興(xing) 毅)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