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技列車”讓廣西河池湧動科技熱潮

發布時間:2022-08-03 10:32: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2022年7月26-28日,“科技列車”為(wei) 廣西河池市帶來一股科技熱潮。來自全國的100餘(yu) 名專(zhuan) 家,深入河池市宜州區、金城江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南丹縣、東(dong) 蘭(lan) 縣、巴馬瑤族自治縣等縣(區)開展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chuan) 。

  產(chan) 業(ye) 專(zhuan) 家圍繞種桑養(yang) 蠶、林果蔬菜、水產(chan) 和畜禽養(yang) 殖、木材加工、礦產(chan) 開發、生態環保等多個(ge) 領域、多個(ge) 產(chan) 業(ye) ,到田間地頭、企業(ye) 工廠開展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促成了廣西林業(ye) 科學研究院與(yu) 東(dong) 蘭(lan) 縣人民政府簽署科技合作協議。

  活動主辦單位結合科技計劃成果“進園入縣”行動,向河池推介了1554項實用技術成果,既有“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相關(guan) 領域項目的最新成果,也有參與(yu) 活動的科技專(zhuan) 家有針對性推薦的實用技術。

  一場科技投融資路演對接會(hui) 在7月27日舉(ju) 辦。金融專(zhuan) 家和投資人在現場考察後,針對農(nong) 村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講解科技金融政策,指導5家企業(ye) 完善創業(ye) 項目,對接農(nong) 創項目負責人。這是河池市第一場科技融資示範活動,在快手上直播引來46萬(wan) 人觀看。

  醫療專(zhuan) 家走進縣鄉(xiang) 醫院查房帶教,對科研課題、疑難病例進行教學指導;進鄉(xiang) 入村開展義(yi) 診,為(wei) 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zhong) 上門送醫送藥;還利用晚上的時間開展醫務人員業(ye) 務提升培訓。

  夜幕降臨(lin) ,白天的暑氣被小風吹散,但科技的熱浪並未退去。7月26日晚上,2000多人在宜州區市民文化廣場體(ti) 驗科普夜生活。孩子們(men) 動手參與(yu) 科普大篷車的互動項目,無人機飛行表演、化石和植物標本展示、消防救援演示都吸引市民駐足觀看。

  一場“科學之夜”科普秀在孩子們(men) 的歡呼聲中奉獻了11個(ge) 節目,以民族歌舞、科普劇、科學小實驗、科普短視頻等形式講解多個(ge) 領域的科學知識,並通過網絡向河池市10000名中小學生直播。這場“科學之夜”是河池市第一次在晚間舉(ju) 辦大型科普宣傳(chuan) 活動。

  與(yu) 此同時,12場科普電影分別在6個(ge) 縣區的鄉(xiang) 村和社區放映。在未來的3個(ge) 月內(nei) ,還將放映1000場次。

  據不完全統計,“科技列車河池行”組織了160餘(yu) 場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chuan) 活動,包括專(zhuan) 家現場指導、科技交流對接、科技成果推介、醫療義(yi) 診服務、科學之夜展演、科普電影展映等豐(feng) 富的服務內(nei) 容,並通過網絡直播對河池市9縣2區實現全覆蓋,直接參與(yu) 各項活動的幹部群眾(zhong) 超過3萬(wan) 人。

  本次活動由科學技術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hui) 、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會(hui) 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活動主辦單位還向河池市捐贈了數字圖書(shu) 資源、各類科普圖書(shu) 、科研儀(yi) 器設備、農(nong) 戶自用糧倉(cang) 、科普基地項目、電影播放場次等科技物資。

  “科技列車行”活動自2004年至今,已舉(ju) 辦18屆,累計服務18個(ge) 省150個(ge) 縣,已經成為(wei) 極具品牌影響力的科技惠民和服務“三農(nong) ”的科技下鄉(xiang) 活動,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了積極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