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民支援下完成的偉業

發布時間:2022-09-05 10:3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自全國各地的黨(dang) 史軍(jun) 史專(zhuan) 家學者和葉挺、項英等革命先輩的後代及老戰士代表等200餘(yu) 人,日前會(hui) 聚江西贛州大餘(yu) 縣、信豐(feng) 縣,參加由全國紅色基因傳(chuan) 承研究中心、中國新四軍(jun) 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hui) 、江西省委黨(dang) 史研究室、江西省社科院和江西省贛州市委聯合主辦的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勝利暨新四軍(jun) 組建85周年理論研討會(hui) 。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jun) 主力長征後,項英、陳毅等以贛粵兩(liang) 省交界處的江西大餘(yu) 梅山、信豐(feng) 油山等地為(wei) 核心區域和指揮中心,在南方八省形成15個(ge) 遊擊區,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zheng) 。陳毅同誌在此留下了《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等著名詩篇。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南方八省保存下來的紅軍(jun) 遊擊隊改編為(wei) 新四軍(jun) 。

  會(hui) 議期間,與(yu) 會(hui) 人員以“弘揚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的革命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wei) 主題,圍繞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曆史和新四軍(jun) 曆史研究進行了學術交流,參觀瞻仰了大餘(yu) 縣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紀念館、陳毅同誌舊居、梅關(guan) 和信豐(feng) 縣贛南遊擊詞主題園、中共贛粵邊特委暨贛南特委機關(guan) 舊址等革命舊址和紀念場館,深切回溯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勝利和新四軍(jun) 組建的艱難往事,滿懷豪情歌頌黨(dang) 領導紅軍(jun) 在人民的支援下完成的驚天偉(wei) 業(ye) 。

  全國紅色基因傳(chuan) 承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田延光將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在黨(dang) 史、軍(jun) 史上的重要曆史地位概括為(wei) 五個(ge) “一”:配合了一次戰略轉移,鉗製國民黨(dang) 的軍(jun) 事力量,有力掩護主力紅軍(jun) 長征;堅守了一個(ge) 戰略支點,“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使土地革命戰爭(zheng) 後期南方八省高舉(ju) 紅旗屹立不倒;扛起了一麵抗日救亡大旗,推動南方八省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抗日救亡運動的蓬勃發展;保存了一支革命力量,在嚴(yan) 峻的遊擊戰爭(zheng) 考驗中鍛煉出打不散、拖不垮的英雄部隊;積累了一套遊擊戰術,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zheng) 中豐(feng) 富、發展了人民軍(jun) 隊的戰略戰術。“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中革命先輩們(men) 信念如磐的政治品格、顧全大局的擔當精神、浴血奮鬥的頑強意誌、患難相依的宗旨情懷,深深地感動著我們(men) ,是我們(men) 寶貴的精神財富!”田延光說。

  “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保存了黨(dang) 在南方的戰略支點和革命火種,鍛煉出一支英勇頑強的革命武裝。黨(dang) 中央曾對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勝利、新四軍(jun) 組建在當時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魏海生說,“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勝利、新四軍(jun) 組建的光輝曆程和偉(wei) 大曆史意義(yi) 啟示我們(men) ,越是艱難困苦,越要堅持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和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越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越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越要團結奮鬥,越要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善於(yu) 勝利。”

  “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是我們(men) 黨(dang) 史軍(jun) 史上一段分量很重的光輝篇章,是一段內(nei) 涵豐(feng) 富、意義(yi) 重大、感人至深的苦難與(yu) 輝煌。”原南京軍(jun) 區副司令員徐承雲(yun) 說,“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men) 要從(cong) 新時代高度邁上黨(dang) 史和新四軍(jun) 曆史研究新起點,拓展黨(dang) 史和新四軍(jun) 曆史研究新路徑,繼續記載好我黨(dang) 我軍(jun) 的奮鬥發展曆史,講述好先輩的革命故事,闡述好建立的偉(wei) 大功績,總結好形成的寶貴經驗,傳(chuan) 承和弘揚好光榮傳(chuan) 統、優(you) 良作風。”

  在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這段苦難而輝煌的曆史上,留下了許許多多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生動故事,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革命遺址遺跡,也產(chan) 生了許許多多的民歌民謠、標語口號、文藝作品等。“革命先輩的偉(wei) 大精神和崇高風範,各種物質的和非物質的黨(dang) 史文化遺存,都是革命老區英雄史詩的曆史見證,是革命老區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原中央黨(dang) 史研究室副主任龍新民說,“我們(men) 要進一步加強對三年遊擊戰爭(zheng) 革命遺址、革命文物的發掘、保護和收集,充分運用這些寶貴的紅色資源,進一步加強科學謀劃、科學布局,把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融入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為(wei) 革命先輩浴血奮戰過的這片紅色大地的進一步振興(xing) 和發展,為(wei) 這片紅色土地上的廣大人民群眾(zhong) 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江西省委副書(shu) 記、贛州市委書(shu) 記吳忠瓊說,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在中國革命曆史和黨(dang) 的曆史上寫(xie) 下了光輝的一頁,其中蘊含的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百折不撓的革命意誌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光輝品質的最好詮釋,是極為(wei) 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不可磨滅的紅色基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