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文化味升華煙火氣

發布時間:2022-09-05 10:38: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張雪

  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賞月作為(wei) 不可或缺的項目,帶動著小長假夜遊市場走熱。而剛剛過去的暑期是一年之中夜遊經濟最活躍的時刻。攜程旅行網統計,今年7月夜遊景區門票訂單量環比增長138%,出遊人次環比增長165%。美團數據顯示,夜間文旅體(ti) 驗已占旅遊消費的一半左右。這表明,夜遊正在成為(wei) 拉動旅遊業(ye) 複蘇的亮點。

  古往今來,在皎潔月光下出遊都十分溫馨浪漫。“晝夜喧呼,燈火不絕”“洛陽風俗不禁街”記錄了古時夜晚的繁榮盛景。現代社會(hui) ,夜晚的來臨(lin) 正是忙碌了一天的人們(men) 享受生活的開始,相較於(yu) 白晝,夜色下的城市更具人情味和煙火氣。

  從(cong) 廣州小蠻腰、上海黃浦江岸的燈光秀,到重慶洪崖洞、成都寬窄巷子等夜間網紅打卡地,再到“歡樂(le) 不打烊”的各大主題樂(le) 園,熙熙攘攘的人流訴說著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和消費層次的遊客對夜間旅遊活動日漸增長的需求。

  夜遊能夠拓展旅遊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對消費的帶動作用明顯。資料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發展和鼓勵夜遊不僅(jin) 是滿足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成為(wei) 擴大消費、帶動就業(ye)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人們(men) 的出遊半徑縮短,夜遊成為(wei) “本地人遊本地”的重要選項,流光溢彩的人間煙火氣點亮了旅遊消費回暖的希望。據統計,有200多個(ge) 城市推出了夜遊線路、夜間演藝和展演等夜間文旅振興(xing) 計劃。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武漢、深圳等數十個(ge) 城市發文鼓勵開展各類夜間文旅活動。這顯示出各地重視夜間經濟,將夜遊作為(wei) 提振消費、提升城市活力、激活內(nei) 循環抓手的決(jue) 心。

  不過,各地的夜遊市場雖然熱鬧,但若仔細觀察就會(hui) 發現,目前市場上的產(chan) 品大多仍停留在夜景觀光等單一業(ye) 態,消費也多發生在餐飲、購物等環節,高質量的夜遊產(chan) 品呈現相對稀缺的狀態。“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遊不是簡單地將營業(ye) 時間延長,也不隻有夜市和燈光秀,將夜遊作為(wei) 出行重點的遊客,對高質量夜遊產(chan) 品的需求隻會(hui) 越發強烈。

  夜遊產(chan) 品提高品質、聚攏人氣、提振消費,要靠業(ye) 態的升級,還要靠消費場景的打造,利用夜色特有的氛圍感,以文化塑造夜遊產(chan) 品的內(nei) 核,把無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體(ti) 驗,讓遊客沉浸其中、陶醉其中,或許是一種解題思路。近幾年,各地不乏一些有益的嚐試,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圍繞唐文化和景區演藝特色,靠身姿靈動的“不倒翁小姐姐”成就火爆全網的現象級IP;蘇州圍繞虎丘的曆史人文、節慶文化脈絡,借助光影技術等,將藝術與(yu) 科技融合,再現明清百姓傾(qing) 城而往、夜遊虎丘的盛況,引發遊覽熱潮……成功的經驗無法複製,但值得借鑒。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123個(ge)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其中既有老牌熱門景區,也有曆史文化街區和多業(ye) 態融合的文商旅綜合體(ti) ,這將成為(wei) 升級夜遊產(chan) 品、探索文旅融合、促進夜間消費的新載體(ti) 。集聚區如何出彩?既需要市場主體(ti) 加大創新力度,用“文化味”升華煙火氣,也需要管理者在服務上下功夫,利用好信息化平台和手段給遊客提供更好的導覽體(ti) 驗,同時確保城市公共服務“不打烊”,讓遊客盡享夜色繁華。(張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