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破解“托育難”,讓普惠性托育服務和市場化托育雙向發力

發布時間:2022-09-06 10:13: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土土絨

  生了孩子誰來帶?如果家庭沒有條件,市場化托育機構能滿足需求嗎?普通家庭承受得起嗎?近日,媒體(ti) 調查發現,目前托育市場仍存在費用偏高、機構數量不足等問題,0-3歲職工子女托育難的問題仍然突出。

  托育難是這兩(liang) 年的熱門話題。隨著我國生育政策調整,各地陸續出台相應措施鼓勵生育,但目前來看,效果還不明顯。而影響人們(men) 生育意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帶娃難”。2021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目前我國0至3歲嬰幼兒(er) 約4200萬(wan) ,其中三分之一有比較強烈的托育服務需求。但調查顯示,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er) 入托率僅(jin) 為(wei) 5.5%左右,供給和需求缺口還比較大。

  但另一方麵,麵對旺盛的托育需求,許多現有托育機構卻招生不足,經營困難。家長們(men) 對市場化托育仍持觀望態度,缺乏信任,高昂的費用也往往讓家長們(men) 想托卻“不敢托”“托不起”。總體(ti) 性不足,結構性過剩,托育機構的生存狀態與(yu) 人們(men) 想象中的大相徑庭。

  因此,破解托育難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性工程,絕不可能靠某一方麵的力量就完成,也不可能僅(jin) 僅(jin) 依靠托育行業(ye) 的自我發展就解決(jue) ,而需全麵調動政府部門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

  要實現“幼有所托”,根本之策是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今年8月,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到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er) 園招收2-3歲幼兒(er) 。要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er) 照護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突出對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但是,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根據“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數”將由2020年的1.8個(ge) 提升到4.5個(ge) 。換句話說,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數需要翻2.5倍。尤其是目前,我國托育服務仍處於(yu) 起步階段,有9成都是盈利性機構。因此,短期來看,必須用好市場的力量,引導現有托育機構規範化、標準化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e) 投資或直接參與(yu) 辦托,增加托育服務供給,優(you) 化托育市場。

  目前,托育服務在課程設置、服務項目、費用定價(jia) 等方麵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托育人才也存在比較大的缺口。相關(guan) 部門應盡快研究製定托育服務的製度規範,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ye) 院校開設托育服務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加快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引導托育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發展,從(cong) 而贏得家長和社會(hui) 的信任,樹立行業(ye) 優(you) 良形象。此外,有針對性地推出紓困扶持措施,通過專(zhuan) 項補貼、稅費優(you) 惠等多種形式,扶持托育行業(ye) 發展。

  總而言之,實現“幼有所托”是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也是我們(men) 共同的夢想。隻有加大托育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讓普惠性托育服務和市場化托育雙向發力,讓全社會(hui) 形成合力,才能共同破解托育難問題,解決(jue) 人們(men) 的後顧之憂。(土土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