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麵提升農田水利建設水平

發布時間:2022-09-15 09:4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郭 珍(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今年夏季,南方持續高溫幹旱的氣候災害給秋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帶來不小挑戰。不過,通過新建農(nong) 田水利設施、有效利用已有農(nong) 田水利設施等一係列舉(ju) 措,秋糧生產(chan) 依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未來一段時間,還需築牢糧食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的農(nong) 田水利設施基底,增強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韌性。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農(nong) 田水利設施的投資力度,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小微型水利項目建設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一大批農(nong) 田水利項目實施,農(nong) 田水利設施體(ti) 係進一步完善。但在農(nong) 田水利設施供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一方麵,農(nong) 田水利設施供給效率仍有待提升。目前,農(nong) 田水利項目繁多,這些項目分別屬於(yu) 不同的部門管理,由於(yu) 缺乏統籌,重複建設現象時有出現。在設計與(yu) 建設農(nong) 田水利設施時,往往缺乏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充分考慮,造成建造的農(nong) 田水利設施灌溉排澇效果大打折扣。重複建設與(yu) 排灌效果不佳,導致有些地方農(nong) 田水利設施利用效率不高,既增加了農(nong) 戶的灌溉排澇成本,也降低了糧食生產(chan) 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另一方麵,農(nong) 田水利設施良性運行機製尚不完善。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管脫節、重建輕管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管護存在困難。農(nong) 田水利設施是一個(ge) 有機整體(ti) ,由大、中、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構成,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發揮作用,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hui) 影響總體(ti) 效果的發揮。目前,在國家提供了大量農(nong) 田水利設施後,農(nong) 戶難以管護好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農(nong) 田水利設施麵臨(lin) “最後一公裏”難題,影響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

  對此,還需對農(nong) 田水利設施設計、建造及運行、使用和維護等各階段進行有效治理,實現糧食生產(chan) 全過程“旱能灌、澇能排”,全麵提升農(nong) 田水利設施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提高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效果。要構建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部門會(hui) 商機製。加強政府部門間的溝通與(yu) 協同,避免農(nong) 田水利設施低水平重複建設,提高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應結合不同地區的特殊氣候環境和地理特點以及農(nong) 作物種植情況,製定針對性的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方案,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提供能利用且能低成本利用的農(nong) 田水利設施。

  其次,創新農(nong) 田水利設施管護模式。引入社會(hui) 資本和市場主體(ti) ,推廣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管護模式,解決(jue) 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管護難題,保證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正常運行。應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或投保等方式,引入服務公司或保險公司,對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進行物業(ye) 化、專(zhuan) 業(ye) 化管護,提高小微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管護效果。

  最後,推廣新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我國工程性、資源性、水質性、管理性缺水並存,這將進一步放大氣象幹旱對糧食生產(chan) 的影響。增強糧食生產(chan) 應對氣象幹旱的能力,既要開源更要節流。在有條件的地方,如農(nong) 地規模經營程度較高的地方,應多渠道推廣以低壓管灌、噴灌、微灌為(wei) 代表的高效農(nong) 田灌溉智能管理係統,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