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煤電氣外送規模持續擴大 新疆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提速

發布時間:2022-09-16 09: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王藝釗

  在迎峰度夏、國內(nei) 部分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新疆依托能源資源稟賦優(you) 勢,暢通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促進疆電、疆煤、疆氣外送規模持續上升,為(wei) 服務國家能源安全保供大局作出新疆貢獻。

  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吉泉直流”)的起點——新疆準東(dong) 昌吉換流站,20多名檢修、試驗專(zhuan) 業(ye) 骨幹日夜奮戰在現場,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吉泉直流是目前世界上投運的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的直流輸電工程,也是疆電外送的主要通道。從(cong) 8月16日開始,這條線路的輸送功率從(cong) 900萬(wan) 千瓦調至1100萬(wan) 千瓦,日輸送電量可達2.419億(yi) 千瓦時,創世界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功率之最。

  加上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功率600萬(wan) 千瓦,新疆與(yu) 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一、第二通道輸送功率340萬(wan) 千瓦,疆電外送總功率首次提升至2040萬(wan) 千瓦,創曆史新高。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新疆累計外送電量863.4億(yi) 千瓦時,這些電量可以讓全國14億(yi) 居民用26天,有效支援了江蘇、上海、湖北、重慶等15個(ge) 省區市電力供應,有力支撐服務了全國電力保供大局。

  與(yu) 此同時,在烏(wu) (烏(wu) 魯木齊)將(將軍(jun) 廟)鐵路上,一列列裝滿煤炭的火車奔騰不息。這條全長約257公裏的鐵路線,是新疆最繁忙的運煤大動脈,8月底完成擴能改造後由“單線”變“雙線”,年運煤能力將由5000萬(wan) 噸提高至1億(yi) 噸左右,讓煤炭運輸能力得到有效釋放。

  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新疆鐵路部門加強與(yu) 疆內(nei) 87家煤炭生產(chan) 企業(ye) 溝通聯係,建立煤炭運輸保供專(zhuan) 班,優(you) 化運力調度,每天都有100多列煤炭整列貨物列車,其中48列煤炭整列從(cong) 28個(ge) 疆煤外運煤炭裝車點啟程,開往甘肅、四川、重慶、雲(yun) 南、青海等省市。

  提升鐵路運力的同時,新疆不斷拓展“公鐵聯運”“鐵水聯運”“海進江聯運”多種運輸方式,擴大煤炭保供“朋友圈”。眼下,平均每天大約有18.9萬(wan) 噸煤炭,通過多種運輸方式出疆,保障全國電廠、鋼廠、水泥廠等企業(ye) 用煤需求。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疆煤外運4001.87萬(wan) 噸,同比增長101.41%,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供作出重要貢獻。

  電力、煤炭表現搶眼,石油、天然氣也表現不俗。在塔裏木油田博孜—大北超深氣區100億(yi) 立方米產(chan) 能項目建設工程現場,工人們(men)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推進多項重點工程如期開工。

  這是塔裏木油田近年在超深層發現的又一個(ge) 萬(wan) 億(yi) 立方米大氣區,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超深凝析氣田項目,建成後相當於(yu) 每年為(wei) 國家新增一個(ge) 百萬(wan) 噸級高效益油田。2021年,塔裏木油田油氣產(chan) 量當量達3182萬(wan) 噸,其中天然氣產(chan) 量319億(yi) 立方米,實現連續5年超百萬(wan) 噸增長,夯實了西氣東(dong) 輸工程的供氣基礎。

  今年3月14日,新疆塔裏木油田宣布,自2004年正式投產(chan) 以來,該油田通過西氣東(dong) 輸累計向我國中東(dong) 部地區供氣突破3000億(yi) 立方米,惠及15個(ge) 省區市、120多個(ge) 大中型城市的約4億(yi) 居民。

  “新疆具有豐(feng) 富的能源礦產(chan) 資源,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chu) 量占全國15%,天然氣占全國18%,煤炭資源量占全國25%。”自治區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新疆建設國家大型油氣生產(chan) 加工和儲(chu) 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新疆以“三基地一通道”為(wei) 突破口,加速推進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推動能源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經濟優(you) 勢。

  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提速”也讓新疆本地居民受益。在缺煤缺電的新疆南疆四地州,得益於(yu) 750千伏電網覆蓋,大山深處的大部分農(nong) 牧民也能用上穩定的電;西氣東(dong) 輸油氣管道的建設,覆蓋南疆五地州42個(ge) 縣市、農(nong) 牧團場,累計向南疆供氣超463億(yi) 立方米,使環塔裏木盆地800萬(wan) 南疆各族百姓從(cong) “柴煤時代”一步跨入了“天然氣時代”。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