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可再生能源政策供給加大 金融輸血靶向發力

發布時間:2022-09-19 10:0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並網;加強部分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研究;對符合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風電光伏和抽水蓄能項目,力爭(zheng) 能納盡納……近期,從(cong) 中央到地方,可再生能源政策供給力度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快馬加鞭”,政策性開發性資金入局“保駕護航”,金融機構也通過深化融資對接、創新產(chan) 品等方式提速“輸血”,進一步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

  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9月15日,協鑫浙江建德240萬(wan) 千瓦抽水蓄能電站籌備工程開工。這座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已被列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計劃2029年投產(chan) 發電。

  “電站投產(chan) 後,將為(wei) 浙江電網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預計年節約燃煤消耗量約48萬(wan) 噸,減少碳排放96萬(wan) 噸。”協鑫集團副董事長、總裁朱鈺峰介紹說,這座巨型電網“充電寶”不僅(jin) 有助於(yu) 華東(dong) 電網進一步優(you) 化電源結構,還將帶動周邊居民就業(ye) 、旅遊資源以及城鎮化建設。

  今年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6502萬(wan) 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7%;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2萬(wan) 億(yi) 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31.8%;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在建項目儲(chu) 備充足;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6%、風電平均利用率96.1%、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7.9%。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全部開工,第二批基地項目部分已開工建設,第三批基地項目正在抓緊組織開展有關(guan) 工作。

  日前,國家能源局召開8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視頻會(hui) 提出,要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並網,第一批基地項目盡快完成所有項目核準(備案),盡快提交接網申請,加快項目主體(ti) 建設,按期完成2022年承諾並網目標,加快配套儲(chu) 能調峰設施建設,確保同步建成投產(chan) ;第二批基地項目盡快完成業(ye) 主遴選,盡快開工建設。

  金融“供血”提速跟進

  隨著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金融輸血也是靶向發力。

  從(cong) 打造專(zhuan) 項模式、創新產(chan) 品到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助推可再生能源項目融資,金融機構亮出實招。例如,興(xing) 業(ye) 銀行與(yu) 光伏龍頭企業(ye) 合作探索“綠色+普惠”模式,形成“經銷商+農(nong) 戶”的光伏行業(ye) 全產(chan) 品服務體(ti) 係。截至6月末,該行風電光伏貸款餘(yu) 額是576億(yi) 元,較年初增長96.5%。

  政策性資金也加快入局。農(nong) 發行成立工作專(zhuan) 班,開展精準對接服務,日前成功投放農(nong) 發基礎設施基金5.65億(yi) 元,用於(yu) 阿克蘇柯坪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等三個(ge) 項目。國開行成立雙碳研究院,明確“十四五”期間設立總規模為(wei) 5000億(yi) 元的能源領域專(zhuan) 項貸款,並參與(yu) 河南省66個(ge) 試點縣屋頂光伏發電開發的整體(ti) 推進。

  整體(ti) 來看,金融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範圍已從(cong) 過去的光伏、風能電站、“風光水火儲(chu) 一體(ti) 化”綜合能源基地,延伸至光伏、風能材料加工、裝配、跨區輸電通道、抽水蓄能、配售電等多個(ge) 領域。

  “金融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麵,能夠很好發揮優(you) 化資源配置、合理進行風險定價(jia) 、篩選優(you) 質企業(ye) 等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澳門國際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任濤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wei) 支撐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新興(xing) 領域,政策穩定性和確定性比較突出,金融能夠發揮其在風險定價(jia) 等方麵的功能,篩選出優(you) 質能源主體(ti) ,助力其在產(chan) 業(ye) 鏈中更好發揮作用,並通過加強資金監管和風險預警等方式淨化可再生能源生態,推動可再生能源真正可持續發展。

  國家能源局在上述視頻會(hui) 上要求,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發展要素保障,推動解決(jue) 新能源開發建設麵臨(lin) 的用地用海問題,對符合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風電光伏和抽水蓄能項目,力爭(zheng) 能納盡納。

  任濤建議,進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但不限於(yu) 適當提高信貸不良容忍度、降低風險權重、提供優(you) 惠利率、綠色專(zhuan) 項再貸款、財政貼息和稅收優(you) 惠等等。同時,將可再生能源領域信貸和債(zhai) 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激勵金融機構為(wei) 可再生能源提供資金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投向可再生能源領域。

  央地政策供給加大

  除了資金保障,可再生能源協同開發、消納利用、用地用海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國家能源局在上述視頻會(hui) 上要求,進一步加大政策供給和行業(ye) 服務,加強部分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研究,加強新能源發電預測預警,加大區域可再生能源協同規劃、協同開發和聯合調度,進一步發揮新能源在能源保供中的作用;著力推動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製的政策落地,盡快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綠色電力證書(shu) 交易製度,進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長期政策供給。

  多地紛紛力挺可再生能源發展。近日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山東(dong) 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山東(dong)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萬(wan) 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利用魯北鹽堿灘塗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等建設規模化風電光伏基地,探索分布式光伏融合發展模式。

  《廣西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擴大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十四五”期間,全區新增陸上風電並網裝機不低於(yu) 1500萬(wan) 千瓦,新增光伏發電並網裝機不低於(yu) 1300萬(wan) 千瓦;全區核準開工海上風電裝機750萬(wan) 千瓦,其中力爭(zheng) 新增並網裝機300萬(wan) 千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chuan) 旺認為(wei) ,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省份應當協同推進能源轉型與(yu) 能源安全,加快構建多能互補綜合利用體(ti) 係。並且,進一步提升電網投資,加快推進區域電網和省際電網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多能互補基地的協同優(you) 化調度。(記者 王璐 向家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