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擦亮“農”招牌
9月19日,第二十九屆楊淩農(nong) 高會(hui) 成果發布會(hui) 在“中國農(nong) 科城”陝西楊淩舉(ju) 行。為(wei) 期5天的展會(hui) ,舉(ju) 辦了全球推介大會(hui) 和相關(guan) 簽約活動,現場簽約49個(ge) 項目,簽約金額295.08億(yi) 元。征集場外簽約項目289個(ge) ,總金額693.5億(yi) 元。展會(hui) 期間,線上線下累計參觀人數294.8萬(wan) 人次。
良種、良技、良機、良法、良藝……過去5天,這場“三農(nong) ”元素當主角的“科技秀”上,隨處可見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中的新裝備、新模式、新亮點。
今年第一次來參展的河北大沃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農(nong) 業(ye) 事業(ye) 部總經理馬龍,用一台智能灌溉機器人,驚豔了展館裏不少參觀者——機器人采用北鬥定位導航,可精準尋找田間出水栓接口,機械手也會(hui) 自動進行對接。
“機器人身體(ti) 上,風速、風向傳(chuan) 感器傳(chuan) 回數據,控製係統自動調節供水壓力、噴頭角度。”馬龍介紹,相較於(yu) 旋耕、播種、采收等環節,目前灌溉領域的機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們(men) 研發的這項技術,可讓每畝(mu) 田每年節約地下水120立方米。”
展館另一端的病蟲害防治展區裏,河南鶴壁嘉多衛農(nong) 農(nong) 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卞聖文和同事們(men) 帶來的“防蟲神器”引得眾(zhong) 人圍觀。“這光源裏,可藏著大秘密。”卞聖文講得起勁兒(er) ,“它用的是誘蟲效果最好的波段。係統通過昆蟲誘集、紅外處理、時段取像、信息傳(chuan) 輸、智能識別等環節,可為(wei) 準確掌握昆蟲發生規律提供科學依據。”
雲(yun) 計算、衛星遙感、人工智能……本屆農(nong) 高會(hui) 上,眾(zhong) 多高精尖技術產(chan) 品紛紛亮相,引得參觀群眾(zhong) 點讚,也為(wei) 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注入活力。
精彩不隻在展館。本屆農(nong) 高會(hui) 在展館展、雲(yun) 上展之外,首次設立了田間展,成為(wei) 一大亮點。
走進田間展覽點菲格無花果莊園,上百畝(mu) 種植示範園進入采摘季。紅、黃、綠、紫……各色無花果綴滿枝頭,煞是好看。
“我們(men) 與(yu)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等院校合作,種植了30多種無花果,用於(yu) 科研、品種選育等。”楊淩菲格無花果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穆文剛介紹,新型日光溫室大棚裏,自動增溫係統、補光係統、霧化係統等一應俱全,“拿著手機,遠程控製,特別方便。”
如今,穆文剛和高校專(zhuan) 家一道,攜手研究扡插育苗、設施栽培等無花果種植標準。“我們(men) 把標準翻譯為(wei) 英語、俄語等多國語言,便於(yu) 宣傳(chuan) 推廣。”穆文剛告訴記者,去年已有一批種苗運到巴基斯坦,長勢很好,“眼下,我們(men) 正在與(yu)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
本屆農(nong) 高會(hui) 田間展,涵蓋11個(ge) 展覽點、4個(ge) 集中展示區,直觀展示農(nong) 業(ye) 科技在良種繁育、智慧農(nong) 業(ye) 、節水灌溉、土壤改良等領域的示範推廣成效。“走進田間地頭一看,效果咋樣,一目了然。”從(cong) 陝西榆林趕來參觀的小夥(huo) 李波豎起大拇指。
農(nong) 業(ye) 合作,走出去,也引進來。巴基斯坦紅茶、哈薩克斯坦蜂蜜、印度地毯、德國農(nong) 機設備……在國際交流合作展館,各國特色展品琳琅滿目。
“這款水溶肥,采用了獨特的酸化技術、清潔滴管技術。”以色列農(nong) 業(ye) 科技展台上,以化(張家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員工邱曉鵬手握一瓶淺綠色樣品介紹,近幾年,公司引入以色列新型特種肥料等產(chan) 品,“在我國西北地區,冬棗、西瓜、西紅柿等果蔬種植戶使用後,反響挺不錯。”
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農(nong) 高會(hui) 的重要會(hui) 議,2022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2022上海合作組織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圓桌會(hui) 議成功舉(ju) 辦;第十六屆楊淩國際農(nong) 業(ye) 科技論壇,吸引了19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29名專(zhuan) 家線上線下參與(yu) ,探索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農(nong) 高會(hui) “朋友圈”越來越大,農(nong) 業(ye) 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影響力。(高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