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引才聚才的強磁場——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側記

發布時間:2022-09-23 09: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9月15日至21日,2022年全國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活動周在安徽合肥舉(ju) 辦,80餘(yu) 場雙創活動密集舉(ju) 行,近400名創業(ye) 創新代表雲(yun) 集合肥共襄盛舉(ju) ,近2500萬(wan) 人踴躍參與(yu) 主會(hui) 場線上線下活動。

  “2014年,科大訊飛開放平台隻有5.5萬(wan) 開發者,而今天這個(ge) 數字是352萬(wan) ,僅(jin) 去年一年就新增了121萬(wan) 。沒有‘眾(zhong) ’的力量,怎會(hui) 迸發‘創’的生命力!”啟動儀(yi) 式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作為(wei) 創業(ye) 創新代表發言。作為(wei) 國內(nei) 首家在校大學生創業(ye) 的上市公司,借力雙創東(dong) 風,科大訊飛在近十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不拘一格降人才,千方百計引“眾(zhong) ”來。9月17日,合肥2022年全球雲(yun) 聘會(hui) 舉(ju) 行,近2000家企業(ye) 發布優(you) 質崗位需求近2.5萬(wan) 個(ge) ,涉及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重點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為(wei) 充分發揮企業(ye) 吸納就業(ye) 主渠道作用,雲(yun) 聘會(hui) 還安排重點企業(ye) “直播帶崗”,搭建線上供求對接平台,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一條龍服務。

  “隻有產(chan) 業(ye) 容器足夠龐大,創業(ye) 創新機會(hui) 足夠充分,才能形成引才聚才的強磁場。”合肥高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合肥高新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負責人宋道軍(jun) 表示。憑借優(you) 越的雙創生態,近三年,合肥市高校理工科畢業(ye) 生的三分之一、年均近3萬(wan) 人在合肥高新區就業(ye) ,年均淨流入5萬(wan) 餘(yu) 人。

  在合肥大科學裝置成果轉化產(chan) 業(ye) 峰會(hui) 上,8個(ge) 大科學裝置衍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十多個(ge) 大科學裝置建設中“沿途下蛋”的科研成果發布,包括依托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研製出全球最緊湊超導回旋質子治療係統;依托穩態強磁場裝置,研發出國內(nei) 首個(ge) 急性髓係白血病靶向藥……

  “不要等技術發展起來了再考慮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國內(nei) 量子科技研究的先行者,中國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燦在視頻出席“量子計算+創新創業(ye) 大會(hui) ”時如是說。郭光燦認為(wei) ,近年來,量子計算在全世界發展迅速,但產(chan) 業(ye) 剛剛起步。量子計算產(chan) 業(ye) 要依托聯盟和學會(hui) 等平台,組織開展應用探索、產(chan) 業(ye) 需求、供應鏈建設等方麵的深入交流,加強“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和“人才培養(yang) 鏈”的協調統一;探索科研、工程和產(chan) 業(ye) 各領域的分工合作協同機製,將科研院所、政府機構、企業(ye) 緊密聯係在一起,形成產(chan) 業(ye) 化合力。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創業(ye) 熱潮。目前,合肥已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培育形成了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ye) ,初步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發展鏈條。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量子計算獨角獸(shou) 企業(ye) ,本源量子在大會(hui) 上發布了量子計算應用工廠,這是專(zhuan) 門為(wei) 量子計算應用開發者提供的一個(ge) 可以在線自助發布量子計算應用的平台。在該平台上,開發者不需要有量子計算的背景,隻需要掌握經典的編程能力,就能夠開發一個(ge) 量子應用,大大降低了量子應用開發的門檻。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同時也要看到麵臨(lin) 的一係列挑戰,包括對我國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攻關(guan) 能力提出的挑戰、對我國獨立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前沿方向的能力提出的挑戰、對我國引領動員全社會(hui) 創新資源的組織方式提出的挑戰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在“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ye) 者說活動上表示,新時代創客任重道遠,新時代創客活力無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