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承紙影之形,述黨史華章

發布時間:2022-09-30 10: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承紙影之形,述黨(dang) 史華章

  講述人:湘潭大學機械工程與(yu) 力學學院工業(ye) 設計係2019級本科生 郭玉峰

  一方幕布,幾盞光源,一個(ge) 簡單的竹架結構。“劇者口唱戲調,手牽彩色紙人”,一方小小幕布上,生動的故事開始了……

  2020年,在學院工業(ye) 設計係傅燕翔老師的帶領下,我初識省級非遺“湘潭紙影戲”,其獨特的表演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深著迷的我隨即加入了學校的“湘影笙笙”團隊。隨著對紙影文化的了解不斷加深,我們(men) 逐漸認識到:從(cong) 曆史中走來的紙影戲,必須融入現代生活。

  為(wei) 此,我和同伴們(men) 在頭腦風暴中,想出了用紙影戲講黨(dang) 史故事的新模式。我們(men) 決(jue) 定圍繞紅船故事創作立體(ti) 書(shu) 、紙影組裝表演、線上H5三個(ge) 文創產(chan) 品。

  我們(men) 多次去湘潭市升平軒紙影博物館,在非遺傳(chuan) 承人吳升平、吳淵的帶領下,學習(xi) 並體(ti) 驗紙影的動作和姿態,包括人物的抬腿、舉(ju) 手、轉身等基本技法,力求把黨(dang) 史故事展示得鮮活生動。

  多次練習(xi) 後,團隊成員通過燈影的投射,配合娓娓道來的韻味解說,雙手上下翻飛、靈活操作,呈現出的效果越來越好。幾個(ge) 月後,我們(men) 設計的《紅船舊影》劇目走上舞台,吸引了很多觀眾(zhong) 。這越發堅定了我內(nei) 心的想法:今後,我們(men) 要巧設創意、多借外力,讓漸行漸遠的紙影戲重回大家視野,讓黨(dang) 史學習(xi) 充滿趣味性和沉浸感。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蘇雁、高建進、龍軍(jun) 、禹愛華、任爽、張哲浩、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蘆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