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航展“高光時刻”來之不易

發布時間:2022-11-14 09:59: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

  近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在珠海舉(ju) 辦。除了飛行表演的精彩連連,大額訂單更是讓人矚目:據不完全統計,本屆航展首日,在航展現場簽訂合作協議的金額就高達2500億(yi) 元,成交飛機超350架。

  珠海航展舉(ju) 辦26年,已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一,成為(wei) 航空航天工業(ye) 的技術交流平台和產(chan) 品銷售平台。成交額是衡量航展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對比1996年首屆航展總計20億(yi) 美元的成交額,今天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航展“高光”如何煉就?

  科技自立自強是立足之本。“兩(liang) 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鬥精神、探月精神……中國人自立自強勇攀高峰的奮鬥精神,在航空航天事業(ye) 中薪火相傳(chuan) 。回顧曆屆珠海航展,從(cong) 1996年首屆航展亮相的“空中美男子”殲8-IIM戰鬥機,到2006年的“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到2016年的殲-20,再到今年的中國空間站組合體(ti) 1:1實物仿真展示艙,這些奪人眼球的“明星”無不凝聚了中國航空航天人迎難而上的自信與(yu) 豪邁。

  本屆航展中,一大波“高、精、特、專(zhuan) ”展品集中亮相,一大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航天新產(chan) 品首發首秀,“中國造”在其中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也是航展“高光”的重要載體(ti) 。航展首日2500億(yi) 元的成交額中,有超500億(yi) 元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得,涉及宇航、防務和航天技術應用及服務產(chan) 業(ye) 三大板塊。

  中國經濟騰飛是繁榮之基。26年來,中國航展飛速進步,與(yu) 中國經濟騰飛同頻共振。進入新時代,中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為(wei) 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航空出行創造了更多可能;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帶來了中國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也帶動了中國航空需求量爆發式增長。

  航空航天是技術密集型高端製造產(chan) 業(ye) ,帶動效應強,產(chan) 業(ye) 鏈條長。以備受關(guan) 注的C919為(wei) 例。航展開幕首日,中國商飛公司就與(yu) 7家租賃公司簽署了300架C919飛機和30架ARJ21飛機確認訂單;在此之前,C919已累計拿下28家客戶815架飛機的訂單。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它的研製成功使我國商用飛機產(chan) 業(ye) 的創新鏈、價(jia) 值鏈、產(chan) 業(ye) 鏈得到拓展和延伸,它的暢銷得益於(yu) 中國強勁增長的市場需求。

  堅持對外開放是活力之源。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珠海航展是中國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名片。26年來,從(cong) “跟蹤發展”到“同台競技”“對等合作”,中國與(yu) 發達國家在航空航天工業(ye) 領域的技術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推動中國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進一步融入世界。本屆航展有4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740多家國內(nei) 外企業(ye) 參展,可見其開放度和吸引力。

  珠海航展是逐夢藍天的中國名片。這張金光閃閃的名片折射出中國人自立自強的勇毅、厚積薄發的堅韌、開放進取的襟懷。

  近年來,中國製造業(ye) 供應鏈體(ti) 係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yan) 峻考驗,讓世界共享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紅利。參展外企普遍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希望持續加強與(yu) 中國的合作,在中國持續擴大開放中得到更多發展機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