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遏製微生物耐藥需攜手共進

發布時間:2022-11-21 09: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微生物耐藥是目前全球公共健康領域麵臨(lin) 的重大挑戰。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3部門發布《遏製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既回應國際國內(nei) 關(guan) 切,又對包括細菌耐藥在內(nei) 的微生物耐藥進行統籌考慮,將對推進我國遏製微生物耐藥工作產(chan) 生重大影響。

  今年春天,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發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全球204個(ge) 國家和地區微生物耐藥直接導致超過120萬(wan) 人死亡,高於(yu) 艾滋病毒感染或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而間接死亡的人數高達495萬(wan) 。由英國政府委托進行的《抗生素耐藥性研究》顯示,到2050年,預計每年因抗生素耐藥性造成的死亡人數為(wei) 1000萬(wan) 。

  日益嚴(yan) 峻的微生物耐藥形勢,引發全球高度關(guan) 注,世界衛生組織多年來呼籲各國重視微生物耐藥問題,聯合國大會(hui) 、世界衛生大會(hui) 、G20峰會(hui) 等重要國際會(hui) 議多次研究討論微生物耐藥問題。

  2016年,為(wei) 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我國發布《遏製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在國家層麵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應對細菌耐藥,對藥物研發、生產(chan) 、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ge) 環節加強監管,取得了積極成果。比如,在遏製抗菌藥物濫用方麵,全國抗菌藥物臨(lin) 床應用監測網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cong) 2011年的62.3%下降到2020年的34.1%;門診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也從(cong) 2011年的16.2%下降到2020年的6.5%;2020年,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較2011年下降了34%。

  成績值得肯定,但要遏製微生物耐藥,遠遠不是大夫少開抗菌藥物那麽(me) 簡單。應對微生物耐藥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醫療衛生和動物衛生專(zhuan) 業(ye) 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能力、公眾(zhong) 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guan) 健康素養(yang) 、人類和動物抗微生物藥物應用和耐藥監測評價(jia) 體(ti) 係、生物耐藥防控的科學技術研究等諸多方麵,哪個(ge) 方麵有短板,都難以達成遏製微生物耐藥、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標。

  與(yu) 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已將應對微生物耐藥作為(wei) 生物安全的八大領域之一,對各級政府有關(guan) 部門都提出了要求。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遏製微生物耐藥工作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和重大戰略的高度,不再是某個(ge) 行業(ye) 、某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工作。因此,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相關(guan) 行業(ye) 領域責無旁貸,每個(ge) 公民也都有義(yi) 務提升科學素養(yang) ,主動參與(yu) 行動,為(wei) 盡早遏製微生物耐藥貢獻力量。

  值得欣慰的是,新的國家行動計劃不僅(jin) 明確了各項詳實的指標,比如,城鄉(xiang) 居民對微生物耐藥問題的知曉率和感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知識的正確率均達到80%,使用行為(wei) 的正確率達到60%;藥品零售企業(ye) 憑處方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的比例達到100%等,而且在部署時詳細列出了責任部門,明確要求執行過程強化監測和結果評估,確保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好的政策措施,重在落實。期待有關(guan) 部門嚴(yan) 格落實行動計劃要求,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攜手共進,形成合力,推動各項任務保質保量完成,為(wei) 維護人民健康、環境安全、國家生物安全不懈努力。(亦欣)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