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造太陽”ITER核心部件首件中國製造完成

發布時間:2022-11-23 09:42: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成都11月22日電 (陳科)22日,中核集團核工業(ye) 西南物理研究院傳(chuan) 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研製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製造,其核心指標顯著優(you) 於(yu) 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製造條件。這標誌著中國全麵突破“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關(guan) 鍵技術,實現該項核心科技持續領跑。

  探索開發聚變能源的ITER,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7方共同參與(yu) 建造,被譽為(wei) 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我國承擔了其中約9%的任務。增強熱負荷第一壁直接麵對芯部1億(yi) 攝氏度高溫等離子體(ti) ,是ITER最關(guan) 鍵的堆芯部件,涉及聚變堆建設的核心技術。此前,中國掌握的該項技術率先通過國際認證。

  科技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在線上致辭中對完成該項目首件製造表示祝賀。他表示,我國“第一壁”團隊多年來付出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這些工作中,我國不僅(jin) 自主掌握了工藝原理並突破技術,也為(wei) ITER計劃提供了重要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指導下,中核集團核工業(ye) 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製,科研團隊在成功批量製備增強熱負荷手指部件後,與(yu) 貴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解決(jue) 了一係列技術難題,成功完成部件的焊接裝配。核工業(ye) 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發團隊負責人諶繼明表示,由我國團隊領先國際完成首件製造,再次為(wei) ITER關(guan) 鍵部件的研發取得實質性工程突破,也標誌著我國鄭重履行了國際承諾。

  首件見證儀(yi) 式結束後,中核集團核工業(ye) 西南物理研究院與(yu)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you) 勢,促進核工業(ye) 和航天工業(ye) 的深度融合,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製。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