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讓判罰更精準
【聚焦世界杯】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dong)
北京時間11月29日淩晨,世界杯小組賽第二輪全部結束,巴西隊、葡萄牙隊雙雙提前晉級。但在賽後人們(men) 談論最多的不是比賽,而是作為(wei) 視頻助理裁判(VAR)的輔助技術,以及首次應用在世界杯上的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SAOT)。尤其是喀麥隆隊與(yu) 塞爾維亞(ya) 隊的比賽中,SAOT和VAR幫助裁判完成的那次判定。
當時在比賽的下半場,喀麥隆隊一隊員接隊友傳(chuan) 球後突入對方前場,防守隊員感覺到對方處在越位位置,因此基本放棄了防守,喀麥隆隊隊員最終在突破過唯一一名防守隊員後完成了破門。破門者似乎也認為(wei) 自己越位了,並沒有任何慶祝動作。然而,主裁判在通過耳麥與(yu) 場外的邊裁及視頻助理裁判商量後,又到場邊觀看了VAR,最終做出了進球有效的手勢。
在世界杯揭幕戰上,厄瓜多爾隊開場僅(jin) 三分鍾的破門便被SAOT認定無效。由此,這項技術便開始逐步讓球迷認識,連同更早亮相的視頻助理裁判(VAR),在已進行的幾乎每一場比賽中都有它們(men) 的身影,有了它們(men) 的介入,多場比賽的最後結果也由此改寫(xie) 。
沙特隊2比1戰勝阿根廷隊,爆出本屆世界杯的第一個(ge) 冷門,這場比賽過後,被大家所津津樂(le) 道的,除了冷門,其實還有點球和越位的判罰——上半場阿根廷隊雖然以1比0領先,但被判7次越位,3個(ge) 進球被判定無效;下半場,當梅西已經準備主罰前場任意球時,突然,主裁判通過SAOT和VAR係統對之前阿根廷隊的犯規作出改判:沙特隊獲得點球!沙特隊進而抓住機會(hui) ,實現爆冷。
正如有球迷戲言:打敗阿根廷隊的不是沙特隊,而是科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足球場上協助裁判完成更精準判罰的科技手段也在不斷完善:2014年巴西世界杯,國際足聯引進了門線技術;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國際足聯又引進了VAR技術;在這些基礎上,國際足聯在本屆世界杯上又運用了SAOT技術。
SAOT技術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設置在球場內(nei) 的12台特種攝像機,以每秒50次的頻率拍攝並搜集球員身體(ti) 29個(ge) 節點的位置,然後再與(yu) 內(nei) 置於(yu) 比賽用球內(nei) 的慣性傳(chuan) 感器傳(chuan) 輸的數據配合,得出進攻方球員出球的瞬間參與(yu) 進攻球員的精確位置。可以肯定地說,通過如此數據定位得出的判斷,一定比肉眼判斷要精確很多倍,其準確性與(yu) 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上麵提到的揭幕戰,厄瓜多爾隊開場3分鍾時的無效進球,就是因為(wei) 通過SAOT技術,發現進攻球員出現了差不多一個(ge) 腳尖的越位。這種情況,以往通過裁判的肉眼是很難發現的。
國際足聯之所以步步為(wei) 營地在世界杯上推進一項又一項新技術,其目的當然是希望世界杯賽場上少出一些誤判,這既符合他們(men) 一貫提倡的“公平競賽”原則,也可以讓每一場比賽的結果更加公正。
在很長的時間裏,很多球迷都認為(wei) ,足球比賽中從(cong) 來沒有讓所有人滿意的判罰,因此,裁判員的誤判乃至錯判一直被視為(wei) 足球魅力之一。如今,SAOT和VAR的應用無疑增加了判罰的準確性,讓比賽變得更加公平,同時它還排除各類其他因素的幹擾,讓球員專(zhuan) 注於(yu) 技戰術本身。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liang) 麵性,VAR回看耗時長,讓比賽時常進入長時間的停滯和等待狀態,再加上SAOT造成了比賽中越位判罰激增,有些精彩進球也被判無效,因此它遭到了不少球迷的吐槽也就在所難免。更有球迷認為(wei) ,將充滿各種刺激與(yu) 懸念的足球比賽越來越多地交給現代科技,本身就是對這項運動的最大傷(shang) 害。
無論如何,足球場上的主角永遠都是參與(yu) 比賽的22名球員,主宰比賽結果的也是各自的綜合實力。一項項高科技應用到足球場上,隻是讓足球比賽更加經得起審視,未來還會(hui) 有更多的技術手段運用到世界杯的賽場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