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齊心協力 遏製耐藥

發布時間:2022-11-30 09:2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微生物耐藥是目前全球公共健康領域麵臨(lin) 的重大挑戰。近日,國家衛健委聯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3部門發布《遏製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既回應國際國內(nei) 關(guan) 切,又對包括細菌耐藥在內(nei) 的微生物耐藥進行統籌考慮。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醫療管理處處長張文寶介紹,《行動計劃》根據當前的形勢和問題,形成了8項主要任務:堅持預防為(wei) 主,降低感染發生率;加強公眾(zhong) 健康教育,提高耐藥認識水平;加強培養(yang) 培訓,提高專(zhuan) 業(ye) 人員防控能力;強化行業(ye) 監管,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完善監測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科學決(jue) 策提供依據;加強相關(guan) 藥物器械的供應保障;加強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技研發;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yu) 合作。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指出,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延緩耐藥是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必由之路。國家衛健委始終致力於(yu) 抗微生物藥物知識的宣傳(chuan) 、普及,提高公眾(zhong) 認知水平,呼籲社會(hui) 各界齊心協力、遏製耐藥。

  焦雅輝介紹,多年來,在健全規章製度、完善技術規範、加強使用監測、開展專(zhuan) 項整治和建立長效機製等方麵,國家衛健委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我國臨(lin) 床使用抗菌藥物的多項監測指標持續改善,細菌耐藥形勢整體(ti) 穩中向好。中國的積極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高度肯定和認可,在聯合國大會(hui) 、世界衛生大會(hui) 及G20峰會(hui) 等重要的國際會(hui) 議上,中國都介紹和分享了相關(guan) 的經驗和做法。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畜牧獸(shou) 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遏製動物源細菌耐藥是推進人類健康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國畜牧獸(shou) 醫係統持續強化獸(shou) 用抗菌藥的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開展獸(shou) 用抗菌藥風險評估和安全再評價(jia) ,陸續出台洛美沙星等抗菌藥停用政策,自2021年全麵停止使用促生長類抗菌藥物。

  對標國際標準,構建實施“4G”(獸(shou) 藥GLP、獸(shou) 藥GCP、獸(shou) 藥GMP、獸(shou) 藥GSP)質量體(ti) 係,確保研發、生產(chan) 、經營各環節獸(shou) 藥質量。開展獸(shou) 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實施獸(shou) 藥產(chan) 品二維碼追溯管理,做到獸(shou) 用抗菌藥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督促指導養(yang) 殖場戶嚴(yan) 格落實獸(shou) 用處方藥、休藥期等安全用藥規定,嚴(yan) 禁超量、超期、超範圍用藥。實施年度獸(shou) 藥殘留監控計劃,持續開展“科學使用獸(shou) 用抗菌藥”公益接力宣教行動,以視頻直播方式科普規範用藥知識,直達養(yang) 殖生產(chan) 一線。

  實施“十四五”全國獸(shou) 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方案。全國獸(shou) 用抗菌藥使用量折合純量從(cong) 2017年的4.18萬(wan) 噸下降到2021年的3.25萬(wan) 噸,降幅22.2%,動物產(chan) 品單位產(chan) 出所用抗菌藥總量持續保持下降趨勢。加強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實施年度監測計劃,分析耐藥現狀,研判發展趨勢,精準指導養(yang) 殖用藥。

  “下一步,我們(men) 要織牢織密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網絡,快速感知識別微生物耐藥性風險因素,不斷加強獸(shou) 用抗菌藥綜合治理,遏製動物源細菌耐藥,提升養(yang) 殖業(ye) 綠色發展水平。”陳光華說。(記者 王美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