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 培育技能人才
“開工咯!”撐起支架,擺上手機,找準角度,毛勝利將濕漉漉的宣紙貼在滾燙的牆壁上,刹那間,熱氣騰騰,刺刺作響。
“青檀樹皮,佐以沙田稻草,曆經選揀、撈紙、曬紙等108道工序,一張宣紙才能製作完成……”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宣紙文化園內(n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毛勝利和他的徒弟姚雲(yun) 夔正利用手機直播講解。從(cong) 宣紙製作技藝,到發展曆程,麵對鏡頭,毛勝利一邊操作,一邊與(yu) 網友交流。
“做宣紙用啥材料?”“宣紙品質咋分辨?”“書(shu) 法和繪畫用的紙有啥分別?”麵對網友的問題,毛勝利一一解答。
這兩(liang) 年,姚雲(yun) 夔把宣紙製作過程拍成視頻發布到短視頻平台,積攢了不少粉絲(si) 。近期,毛勝利也加入其中,一起拍視頻、做直播,傳(chuan) 播宣紙文化。
出席黨(dang) 的二十大之後回到崗位,毛勝利還受當地學校邀請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11月初,他到涇縣城關(guan) 第五小學,結合宣紙文化和製作技藝,現場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我們(men) 想現場看宣紙怎麽(me) 做出來的,有機會(hui) 嗎?”直播間裏,網友問。
“大家有空可以來文化園親(qin) 身體(ti) 驗宣紙製作。”宣紙經過高溫烤曬,變得幹爽平整,毛勝利瞅準時機,一把將紙揭了下來。從(cong) 事宣紙製作35年,他對溫度和時間的把握早已爐火純青。
同事汪息發捧著一張曬好的宣紙,走過來——宣紙上出現細微倒刺,他來找毛勝利商量該怎麽(me) 辦。二人你一言、我一語,改進思路逐漸清晰。
眼下,毛勝利在廠區牽頭成立了“大國工匠”工作室,鑽研宣紙技藝,做好“傳(chuan) 幫帶”,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宣紙工人發展前景怎麽(me) 樣?”手機屏幕上,一條留言閃過。
“宣紙製作納入了職業(ye) 技能鑒定,公司目前有4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2名江淮傑出工匠和1名安徽省技術能手,2011年以來有700多人次獲得技師和高級工證書(shu) 。”毛勝利介紹。
一旁的姚雲(yun) 夔接過話茬:“今年我打算衝(chong) 一把,拿到高級技師證書(shu) 。”
直播間裏熱鬧,宣紙園內(nei) 忙活,不知不覺間,600多張宣紙曬製完成。“公司現在有一批90後造紙工,我想和老師傅們(men) 一起,把製作技藝傳(chuan) 授給年輕人。”毛勝利說,他會(hui) 積極參與(yu) 非遺進校園,在孩子們(men) 心中種下保護非遺文化的種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走近宣紙、了解宣紙。(本報記者 遊 儀(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