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安徽師範大學:以科技手段精準助學

發布時間:2022-12-06 10:0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光明日報通訊員 田超

  9月15日,安徽師範大學新生報到日。一輛接新生“回家”的溫暖專(zhuan) 車,從(cong) 省內(nei) 某福利院接來了大一新生小茹(化名)。看到自己的床鋪上已經鋪好了整潔的臥具,桌上洗漱用品一應俱全,這個(ge) 獨自長大的小姑娘流下了眼淚:“沒想到會(hui) 有老師專(zhuan) 門接我來報到,從(cong) 見到老師的那刻起,我就有家了!”

  小茹的個(ge) 人情況早在安徽師範大學給她建檔時,就已經記錄在學校智慧資助大數據平台上了。學校今年共有7位失去父母關(guan) 愛的大一新生,為(wei) 了讓他們(men) 消除異地求學的後顧之憂,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報到前就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免去學費、發放生活補助、省內(nei) 專(zhuan) 車接送、省外買(mai) 好車票、備齊生活和學習(xi) 用品……

  “利用智慧資助大數據平台,我們(men) 能第一時間生成與(yu) 困難學生家庭情況相匹配的資助方案,精準資助早一點送到,學生與(yu) 學校的情感紐帶就能早建立。”該校學生工作處處長邵登輝說。

  智慧資助,大數據畫像閃爍人性之光

  邵登輝所說的“智慧資助大數據平台”,是由安徽師範大學自主研發的數據抓取和分析係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可對所有學生進行全方位畫像,精準識別困難學生。

  平台關(guan) 聯了校內(nei) 學工、教務、研究生、總務等8個(ge) 部門的11個(ge) 業(ye) 務係統,通過學生填報和係統抓取準確采集所有學生的家庭經濟詳情、日常消費數據、學業(ye) 分數、獎助記錄,以及班級考勤、宿舍門禁、素質拓展、就業(ye) 升學、學生行為(wei) 等數據。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層次分析法,設計了9個(ge) 二級指標、79個(ge) 觀測點,對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這個(ge) 量化認定指標體(ti) 係是我們(men) 根據多年的學生工作和困難學生認定經驗反複論證製定的,每個(ge) 觀測點都經過了仔細推敲,做到了既能區分是不是困難學生,又能認定他們(men) 的困難等級。”平台主要研發人、該校學生處副處長項家春介紹。

  過去,學生困難等級認定,往往需要學生通過“比慘”來爭(zheng) 取“同情分”,測評小組成員對學生家境情況的判定也存在不少主觀性,既不科學,也缺乏人性化,甚至無意中對困難學生心理造成二次傷(shang) 害。平台的上線實現了精準量化賦分,使這個(ge) 充滿主觀色彩的認定環節變得更加科學、公平、公正。

  為(wei) 了驗證平台畫像的準確性,該校從(cong) 2019年開始進行實地回訪驗證。每年隨機抽取一市一縣,學校工作隊駐點一周,通過走訪居委會(hui) 、物業(ye) 、鄰居及學生家庭,開展全覆蓋回訪驗證,核查學生家庭真實經濟狀況,並根據驗證結果對指標體(ti) 係進行修正。數據顯示,平台認定的精準度高達99.24%。

  菜單式資助,“一生一策”精準幫扶

  “同學你好,學校了解到你目前生活存在困難,向你校園卡打入500元生活補貼,幫助你緩解壓力,希望你能夠安心學習(xi) ,取得更好成績。(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這是2019級計信學院的徐陽(化名)在上學期期末收到的一條短信。起因是智慧資助大數據平台發出了徐陽同學的消費異常預警。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金捷老師在收到這條預警提示後,立刻仔細查看了她的消費記錄,發現在6月5日至6月25日期間,她的單次最高消費額都不超過5元,總消費額也明顯低於(yu) 平均水平。經過輔導員了解,原來徐陽為(wei) 了備戰考研和準備期末考試,停止了校外勤工儉(jian) 學,導致經濟臨(lin) 時困難。核實情況後,資助管理中心為(wei) 她提供了“一卡通隱形資助”。

  “平台會(hui) 跟蹤分析困難學生在校消費情況和生活費來源,實施消費預警和資助預警,實現‘一生一策’的精準幫扶。”金捷介紹,全部資助經費點對點發放,不需“自揭傷(shang) 疤”,不需第三方證明,“總有些懂事的孩子節儉(jian) 得讓人心疼,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默默幫助他們(men) 克服眼前的困難,讓學生安心把書(shu) 讀下去”。

  “應急微資助是智慧資助體(ti) 係中最靈活的一種資助方式。”項家春說,大到家庭突發變故,小到一套考研輔導書(shu) 、一張返鄉(xiang) 車票……應急微資助如一縷陽光溫暖著困難學生。

  係統完善的“獎、貸、助、補、減”學生資助係統,加上應急微資助、隱形資助、“暖春、暖冬、暖學、暖途”四暖相伴資助……智慧資助大數據平台化身“田螺姑娘”,將黨(dang) 和政府的溫暖第一時間送到學生身邊。據介紹,僅(jin) 2021年,全校就有2.3萬(wan) 餘(yu) 人次困難學生獲得各類資助2660萬(wan) 元。

  成長型資助,聚力困難學生全麵發展

  “助困是基礎,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更高境界是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該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胡朝榮表示,相比較而言,由於(yu) 受家庭經濟背景、義(yi) 務教育背景、社會(hui) 交往背景等影響,經濟困難學生比普通大學生需要更多的成長支持,這就需要學校在保障型資助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為(wei) 困難學生提供個(ge) 性化的成長指引和提升幫扶。

  作為(wei) 安徽省資助育人探索試點的唯一高校,為(wei) 了做好“扶智”和“扶誌”,安徽師大不斷探索提升成長型資助育人模式,設立了11個(ge) 大類成長型支持項目,幫助困難學生在學業(ye) 導航、學習(xi) 培訓、科研創新、社會(hui) 實踐等方麵全麵發展提升。

  2018級社體(ti) 專(zhuan) 業(ye) 本科生蔡張飛曾經輟學打工,飽嚐人間冷暖。進入大學後,通過平台的精準資助和成長型資助項目引導,他攜筆從(cong) 戎,建功軍(jun) 營,退役複學後積極參加各類誌願服務活動,用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社會(hui) ,後被評為(wei)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現在,他已經成長為(wei) 學校的研究生兼職輔導員。

  平台針對他的成長經曆所定製的誌願服務社會(hui) 實踐,引導著他始終走在感恩反哺、扶貧助困的支教路上。“每一次支教看到孩子們(men) 就讓我回想到童年。我漸漸明白,走出鄉(xiang) 村,不是為(wei) 了遠離鄉(xiang) 村,而是為(wei) 了感恩鄉(xiang) 村、改變鄉(xiang) 村。”蔡張飛說。

  學校創建了麵向全體(ti) 困難學生的開放式教學與(yu) 實踐活動平台——“苔花”勵誌班。區別於(yu) 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苔花”班更加注重解決(jue) 困難學生在生涯規劃、人際交往、心理健康、創新創業(ye) 方麵的困惑和難題,實現全校困難學生分層分類提升型教育的全覆蓋。

  “我們(men) 要正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成長時的特殊需求,在保障型資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針對困難學生的成長型資助力度。”胡朝榮說,隻有幫助他們(men) 成長成才,才能切實改變困難學生家庭麵貌,從(cong) 而通過教育手段切斷貧困的代際傳(chuan) 遞,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