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亂象頻出,醫美維權誰來“買單”?

發布時間:2022-12-06 10:01:00來源: 人民網

  中消協日前發布的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顯示,在462份有效問卷中,87.88%的消費者遭遇不公平格式條款,陷入“合同套路”。其中,超七成消費者被迫同意選擇繼續交易。還有部分消費者產(chan) 生糾紛後才知曉格式條款存在問題。

  規範格式條款是促進消費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讓消費者願消費、敢消費的重要舉(ju) 措。聚焦醫療美容、網絡購物、網絡遊戲、房屋裝修等行業(ye) 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問題,人民網“人民投訴”平台聯合中消協,共同推出聚焦“合同套路”係列報道。

  隨著現代醫療與(yu) 科技的進步,駐顏有“術”不再是夢。相關(guan)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國內(nei) 醫美市場規模達1975億(yi) 元,水光針、瘦臉針、熱瑪吉......醫美產(chan) 品層出不窮,讓很多愛美人士趨之若鶩。

  在醫美市場繁榮的背後,消費者維權事件屢見不鮮。受利益驅動,一些醫美機構利用不公平的格式條款為(wei) 自己免責,侵害消費者選擇權和財產(chan) 權,從(cong) 而限製了醫美行業(ye) 的健康發展。

  一旦美麗(li) 夢碎,消費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雙眼皮修複4次仍不到位 中了醫美“合同套路”怎麽(me) 辦?

  隆鼻後沒有達到預期、填充物不到位、雙眼皮修複失敗……在人民網“人民投訴”平台關(guan) 於(yu) 醫美糾紛的投訴中,手術效果是否達到預期是多方爭(zheng) 執的焦點之一。

  第一次做埋線雙眼皮修複失敗後,第二次做眼窩脂肪填充,第三次修複時推薦做外眼角,第四次取出填充的壞死脂肪……曆經四次手術,王曉芙(化名)依然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醫美機構回複稱可以提供修複,但拒絕退還手術費。

  針對此種情況,人民網“人民投訴”采訪了北京市華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惠娟,她表示,首先,合同應當對預期美容效果作出明確約定,同時醫美機構應當對影響美容效果的各種因素作出明確告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在發生糾紛時,需判斷醫美機構是否存在違約和過錯,如證實醫療服務過程中存在違約和過錯,則應承擔賠償(chang) 責任,包括退還費用和賠償(chang) 消費者由此造成的損失。

  對於(yu) 合同中格式條款的簽訂,《民法典》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yi) 務,並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yu) 對方有重大利害關(guan) 係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結合王女士的投訴,醫美機構很顯然沒有盡到提前告知的義(yi) 務,雖然多次給出修複方案,但依然沒有達到合同約定的效果。對此,王惠娟建議,可先與(yu) 經營者協商,若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可向消協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行政機關(guan) 申訴,通過仲裁或訴訟的途徑解決(jue) 。

  在醫美糾紛中,還有一些醫美機構推出高昂的全流程服務套餐,比如保養(yang) 液、調膚啫喱等,宣稱用於(yu) 鞏固療程效果。一旦消費者質疑醫美效果,醫美機構往往以“治療結束後沒有配合長期使用後期保養(yang) 產(chan) 品”為(wei) 由,拒絕承擔後果。

  “這種條款明顯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和負擔,減輕了醫療美容機構經營者的責任,是無效條款。”中消協法律部梁嘉楨回應人民網“人民投訴”。

  大額預付卡過期 餘(yu) 額還能退回嗎?

  “當時一衝(chong) 動購買(mai) 了瘦肩針三次卡,共花費3800元。”李鳳(化名)對人民網“人民投訴”表示,在簽署完購買(mai) 協議後,當天隻完成一針注射,因個(ge) 人原因一直未完成後續注射,等再到店就被告知套餐過期,無法進行注射。

  充值卡過期後餘(yu) 額不退,這種約定是否合理?“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梁嘉楨說。

  《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九條規定,記名卡不得設有效期;不記名卡有效期不得少於(yu) 3年。發卡企業(ye) 或售卡企業(ye) 對超過有效期尚有資金餘(yu) 額的不記名卡應提供激活、換卡等配套服務。

  “也就是說,哪怕超過有效期,消費者事先預存的費用仍屬於(yu) 持卡人所有,商家沒有權利將卡內(nei) 餘(yu) 額據為(wei) 己有。”梁嘉楨解釋。

  在退卡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醫美機構雖同意退款,但隻能按商品和服務原價(jia) 抵扣費用。而當初購買(mai) 的醫美產(chan) 品和服務都是優(you) 惠後的價(jia) 格。如按原價(jia) 計算,退款金額縮水嚴(yan) 重。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me) 辦?王惠娟表示,首先,雖然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對退款如何計算未作具體(ti) 規定,但部分省市自治區地方法規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在該省市自治區範圍內(nei) 應當按照地方法規執行。例如,《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規定:消費者已享受的折扣等優(you) 惠,經營者不得在消費者的預付款餘(yu) 額中扣減,根據此規定,經營者已經提供的服務應當按照優(you) 惠價(jia) 格計算。

  王惠娟表示,“對於(yu) 沒有地方法規規定或者地方法規規定不明確的,可以區分導致退卡的原因,如果是經營者自身原因,則應按照優(you) 惠方案退還預付卡餘(yu) 額。如果是消費者的原因導致不能繼續履行合同,雙方應當依據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進行協商,按照公平合理的方案處理。”王惠娟說。

  中消協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也提示廣大消費者,要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消費頻次和消費習(xi) 慣,謹慎選擇一次性支付大額、長期的預付卡。

  “最終解釋權”成商家殺手鐧 專(zhuan) 家:不合法

  人民網“人民投訴”梳理發現,在人民投訴、百度貼吧等平台關(guan) 於(yu) 醫美糾紛的案例一直居高不下。今年1-10月,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各類不正當競爭(zheng) 案件中,涉及醫美領域案件277件,罰沒金額1374萬(wan) 元。

  在糾紛過程中,不少醫美機構拿出“本店保留本協議的最終解釋權”作為(wei) 殺手鐧,拒絕承擔有關(guan) 責任,令消費者倍感苦惱。

  醫美機構自主約定對簽訂的合同具有唯一解釋權,是否合法?梁嘉楨明確表示,這種排除消費者解釋權的行為(wei) 不合法。

  由醫美機構事先擬定並重複使用,且在簽訂合同時未與(yu) 消費者協商的條款,屬於(yu) 格式合同條款。梁嘉楨表示,醫美機構作為(wei) 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處於(yu) 優(you) 勢地位,當消費者與(yu) 醫美機構方存在兩(liang) 種以上解釋的,應該做出對醫美機構不利的解釋,即對消費者有利的解釋,而非醫美機構具有唯一解釋權。

  在簽訂醫美合同前,消費者應如何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權益,防止被“套路”?梁嘉楨提醒廣大消費者,要重點關(guan) 注醫美機構的資質、開展醫美項目的範圍以及合同條款等三個(ge) 方麵。

  “消費者一定要看清合同條款中是否存在免除醫美機構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權利等內(nei) 容,如存在,應讓醫美機構刪除這些條款。如對方拒不刪除,建議消費者考慮換一家醫美機構。”梁嘉楨說。(喬(qiao) 業(ye) 瓊)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