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詩人和他們的95後語文老師

發布時間:2022-12-09 09:3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周詩浩、任彎灣(瀟湘晨報記者)

  湖南省懷化市會(hui) 同縣地處武陵山區,而粟裕希望小學距離縣城還有約6公裏,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孩子們(men) 的生活,就浸染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每一寸時光裏都是田野味道。

  挖掘這些孩子“小詩人”潛質的,是他們(men) 的老師李柏霖。這個(ge) 笑起來眉眼彎彎的95後姑娘,已經在粟裕希望小學工作了5年。

  “棉花吐出了豐(feng) 收。”2017年下學期,一個(ge) 孩子在語文試卷上寫(xie) 下的這個(ge) 美麗(li) 句子,讓李柏霖有了一個(ge) 想法:這些生活在大山裏的孩子,擁有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men) 是天生的詩人。“我可以教孩子們(men) 學詩寫(xie) 詩,讓他們(men) 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內(nei) 心獨白,給孩子們(men) 一個(ge) 豐(feng) 富美好的精神世界。”

  詩意旅程就此開啟。孩子在紙上寫(xie) 了“春天”,李柏霖就會(hui) 引導孩子聯想,“春天,可以讓你想到什麽(me) 呢?”“春天裏有花草,還有細細的春雨……”“春雨和花草會(hui) 幹什麽(me) 呢?”“春雨會(hui) 滴滴落在花草上……”

  一問一答中,孩子們(men) 的表達逐漸清晰,那些結著美麗(li) 詩意的句子,也緩緩流淌出來:“春天的雨,滴滴落下來,然後把睡著的花草叫醒了……”

  5年多來,李柏霖帶著學生們(men) 寫(xie) 下詩歌1400餘(yu) 首。詩歌裏的美麗(li) 風景、飄逸想象也具象為(wei) 一粒粒種子,在孩子們(men) 內(nei) 心生根發芽。

  2022年11月20日晚,登上“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的舞台,孩子們(men) 十分開心。孩子們(men) 說:“舞台下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men) ,就是我們(men) 在書(shu) 本上讀到的那些文章、詩歌的作家,感覺好親(qin) 切!”還有孩子堅定地表示:“長大後,我也要成為(wei) 一名作家,寫(xie) 很多很多讓小朋友看的故事和書(shu) !”

  “大概,冬天是梅花的心上人吧。”這個(ge) 帶著淡淡憂傷(shang) 的句子,曾讓李柏霖的內(nei) 心被隱隱地撞擊。寫(xie) 下詩句的孩子告訴她:“冬天那麽(me) 冷,梅花也堅持盛開,一定是因為(wei) 梅花想見冬天,他們(men) 相愛。如果爸爸媽媽也像梅花和冬天一樣就好了。”

  詩歌,解決(jue) 不了所有問題。但詩歌,或許是找到人生答案的一把鑰匙。

  會(hui) 同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坐落於(yu) 雪峰山下的粟裕希望小學裏,約一半學生是留守兒(er) 童。由於(yu) 缺少係統化的教育和父母的陪伴,這裏的孩子大多靦腆,不善表達。但詩歌的出現,給了這些孩子新的生活意義(yi) ,找到了表達的出口。

  “小蝌蚪想找到媽媽,尋問了很多人,終於(yu) 在荷葉上找到了媽媽。但我想找到媽媽,卻沒有一個(ge) 人告訴我。”讀到這裏,李柏霖找到寫(xie) 詩的孩子小妃,與(yu) 她一起曬太陽,傾(qing) 聽她講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口吞下了鳥叫,鳥叫裏有嫩綠的青草,還有明媚的春天,真好,春天的味道。”學生張雅欣寫(xie) 下這首“天馬行空”的《鳥叫》,她說,自己在春天的田野裏奔跑時,小鳥的歡快叫聲給了她靈感。

  “很多孩子變得眼裏有光、心中有夢。”李柏霖說,孩子們(men) 通過詩歌來記錄生活,表達自己,難過、開心、無聊、有趣等情緒都被記錄在自己的小詩裏,他們(men) 也更加願意敞開心扉。

  有孩子問李柏霖:“什麽(me) 是詩?”李柏霖用詩人依尼諾·法吉恩的話來回答——“玫瑰不是詩,玫瑰的香氣才是詩。”

  “教山裏的孩子學寫(xie) 詩,有什麽(me) 意義(yi) ?”“學寫(xie) 詩,能學成詩人嗎?”麵對這些質疑聲音,李柏霖都是淡然回應:“詩歌對於(yu) 大山裏的孩子而言,就像一扇扇心門。叩開這扇門,你會(hui) 看見他們(men) 多麽(me) 愛這個(ge) 世界。”這一次的北京之行,孩子們(men) 近距離感知了中國文學的榮光,相信那些文學的花朵,此刻已經在他們(men) 的生命中再一次綻放。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