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市場主體減負增效 一攬子新舉措接續落地
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所在。近段時間,多地多部門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同時,持續深入優(you) 化營商環境,切實幫助市場主體(ti) 紓困解難,助力市場主體(ti) 創新發展,推動實現市場主體(ti) 增量增質增效。
截至11月底,陝西省實有市場主體(ti) 529.61萬(wan) 戶,同比增長8.7%;今年前10月,山西省新登記市場主體(ti) 數量達89.47萬(wan) 戶,同比增長114.77%;湖北省新增市場主體(ti) 129萬(wan) 戶,日均新增超過4300戶……今年以來,多地多部門持續推進市場主體(ti) 紓困和培育,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不少地方市場主體(ti) 穩步增長。
不容忽視的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市場主體(ti) 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近段時間,一攬子舉(ju) 措接續落地,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ti) 信心、穩定市場主體(ti) 預期,增強其內(nei) 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12月7日,上海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的若幹措施》,圍繞“深化準入準營改革,便利市場主體(ti) 開業(ye) 經營;優(you) 化項目審批手續,加快市場主體(ti) 投資落地;提升涉企服務水平,增強市場主體(ti) 發展活力;加強合法權益保護,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動力;強化精準綜合施策,提升市場主體(ti) 感受度”五方麵提出23條具體(ti) 舉(ju) 措,旨在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12月6日,《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幹措施》發布,包括四方麵12項措施,力求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影響,幫助市場主體(ti) 紓困解難,推動經濟回穩向上。12月5日,重慶出台《支持市場主體(ti) 發展的若幹措施》,涉及優(you) 化登記審批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精準服務市場主體(ti) 三方麵共18條具體(ti) 措施。
從(cong) 各地出台的具體(ti) 舉(ju) 措看,一方麵,著力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負擔、紓困難;另一方麵,更好為(wei) 市場主體(ti) 拓市場、增動能。
比如,北京“新12條”在全麵落實國家層麵出台的新措施的同時,對社保緩繳、擴崗補助等政策做了接續實施安排。針對市場主體(ti) 相對集中的訴求,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化政策措施供給,“新12條”中提出在設備購置與(yu) 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等方麵給予企業(ye) 更多支持,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服務的精準性,加強企業(ye) 投資項目資金保障,緩解重大項目投資的資金約束問題,實現擴大有效投資、帶動就業(ye) 、促進消費的綜合效應。
“新一輪舉(ju) 措更多突出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和擴大有效需求。”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部研究員劉興(xing) 國表示,下一步,要紮實抓好已出台紓困幫扶政策的落地實施,與(yu) 此同時,大力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短期需求不足問題。支持和鼓勵企業(ye) 增強創新意識,堅持創新驅動,提升創新能力,以創新推進轉型升級和構建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