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數字貿易,帶我們更緊擁抱世界——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綜述

發布時間:2022-12-15 10: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劉習(xi)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炫酷的3D數字技術帶你“穿越”到宋朝街景中拍張個(ge) 人寫(xie) 真;給挖掘機裝上“數字心髒”,像“玩遊戲”一樣遠程操控……12月11日至14日,在浙江杭州舉(ju) 行的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上,數字技術讓人耳目一新。

  首屆數貿會(hui) 以“數字貿易 商通全球”為(wei) 主題,匯聚了境內(nei) 外800餘(yu) 家數字貿易頭部企業(ye) ,現場展示包括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影棚、人形機器人、智能座艙、智慧交通等在內(nei) 的諸多數字化新技術、新產(chan) 品。圍繞數字貿易這個(ge) 大課題,從(cong) 之江數字貿易主論壇到產(chan) 業(ye) 、平台、生態、監管、製度等各個(ge) 維度的分論壇,有關(guan) 數字貿易的頭腦風暴高潮迭起。

  隨著我國數字貿易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數字貿易的參與(yu) 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國際合作日益加強。數字貿易,正帶我們(men) 更緊地擁抱世界。

  數字貿易潛力巨大

  12月12日,一批新鮮的柬埔寨龍眼趁著“雙十二”電商節,運抵中國上海口岸,等待送達消費者手中。當日,在之江數字貿易主論壇期間,世界電子貿易平台(eWTP)攜手柬埔寨政府舉(ju) 辦了龍眼電商首發儀(yi) 式。

  “在柬埔寨龍眼獲得入華準入前,柬埔寨農(nong) 戶時常遇到滯銷問題。”柬埔寨駐上海總領事謝誌君說,“很高興(xing) 通過eWTP合作,柬埔寨龍眼能夠上線阿裏巴巴電商平台。這為(wei) 柬埔寨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和推廣拓展了數字化新渠道,讓更多中國消費者認識我們(men) 的農(nong) 產(chan) 品。”此前已有盧旺達幹辣椒、埃塞俄比亞(ya) 耶加雪啡、瑰夏咖啡、泰國山竹等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eWTP倡議,依托跨境電商“走紅”中國市場。

  在杭鋼集團展區,一係列數字化轉型成果打破了大多數人對鋼鐵企業(ye) 的傳(chuan) 統認知。“立體(ti) 課堂”係統是杭鋼集團旗下浙江杭鋼職業(ye) 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展出的內(nei) 容之一。“在立體(ti) 課堂,我們(men) 用VR技術教學生們(men) 如何拆裝零件,讓他們(men) 在實際操作中更容易上手,對機械設備的損耗也更小。”工作人員介紹。

  通過手柄、電腦遠程遙控,無人駕駛的挖掘機可以在零下20攝氏度、海拔4000米的低溫缺氧環境中作業(ye) ……展會(hui) 現場,網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易伏羲與(yu) 中建八局聯合研發的挖掘機器人正在四川理塘參與(yu) 西南重點基建項目建設。通過遠程客戶端就能完成“點哪挖哪”、一鍵倒土、一鍵刷坡、一鍵裝車等操作。據展會(hui) 工作人員介紹,高原施工環境危險,遇到隧道、懸崖等施工環境可能出現側(ce) 翻、坍塌等事故,在效率提升的同時,挖掘機器人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

  數貿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總值2.3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4%。今年上半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額達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8%,其中數字服務出口6828億(yi) 元,增長13.1%。

  攜手共建國際規則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形勢下,形成廣泛覆蓋、公平透明、普遍接受的全球性數字貿易規則尤為(wei) 迫切。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張向晨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數字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變了生活和商業(ye) 模式。在數字化轉型領域,中國是無畏且積極的先驅者。”同時,國際社會(hui) 在數字化轉型方麵仍麵臨(lin) 挑戰,他呼籲所有利益攸關(guan) 方攜手同心,不斷拉近數字鴻溝,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yu) ,以達成協調一致的數字貿易國際規則。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指出:“在國際合作中,應確保所有利益相關(guan) 者都從(cong) 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受益,無論其國家和企業(ye) 的規模大小和實力強弱,要確保數字貿易能為(wei) 所有人提供服務,讓各方平等獲益。”

  “工業(ye) 數字化轉型進程為(wei) 促進性別平等以及包容性和可持續的工業(ye) 化創造了獨特機遇。”聯合國工業(ye) 發展組織(UNIDO)執行幹事岡(gang) 瑟·貝格爾說,將數字鴻溝轉化為(wei) 數字紅利,在數字貿易新格局中不讓任何人掉隊是數貿成果發展的目標。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